△二引經成立。
  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
  經文語反。由般若故見真諦也。下成立經意云。真諦為發智之緣。故聖智之能。在茲而顯也。
  △三結難有知。
  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若以所知發智之緣。推求於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謂無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無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體同用異。且夫真境無相。真智無知。今上句約用縱之。以真境求真智。義分能所。下句就體奪之。真智無知。即真境無相。理實無二。故清涼曰。智體無自。即是證如。
  △二推釋。
  何者。
  推也。以緣求智。何以智無知耶。下釋。
  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
  緣慮也。識以了別為義。經是簡妄反顯也。般若不緣慮色境。而生分別妄識。是名般若不見色。若妄心則緣境生分別。故有知見。則知難者以智為知。乃是認妄為真也。
  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
  此明真心真境。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清淨者。本來寂滅也。色心既本自清淨。故般若體性清淨無知。故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三結顯。
  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結上經旨。後一生起後文。以前段就體。推釋同虗。此中約用結顯。義分能所境智。經云般若清淨。即靈智無知。以為能覺也。五陰清淨。即真境無相。以為所覺也。此乃以無知心覺心無知。義分能所耳。下句生後。此所知無相境。即發般若之緣。由了無相。方曰般若故。
  △二簡辨真妄。此下論文。由前難者以緣求智。以智為知。執妄為真。故今簡辨令了真妄。文四。初總標境智。
  夫知與所知。
  總標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對辨。
  相與而有。
  相者當對也。與者共同也。難者以妄智對境。有知有相故。
  相與而無。
  主家義分能所。以真智對境。無相無知故。
  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則同虗寂。不能令有。
  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
  妄境智則同幻有。故不能令無。
  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
  妄境為緣。起妄智之分別。
  物莫之有。故則緣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緣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緣之分別。
  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緣。而無分別。故上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此釋真境智義也。
  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
  境為緣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緣相因。而生分別。故古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此即上難者云。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三結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與無知(真智)生於所知矣。
  迷自心則執境。智起起之則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則境寂智虗。虗而不二。故真智曰無知。故前問者答者俱曰。以緣求智而有知無知之異者。葢迷悟之不同耳。
  △二徵釋。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於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無相。真智以無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釋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則知緣相因而生。真境智則緣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釋成。文二。初釋妄。文二。初正釋。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
  事本空無。妄智不達。執之為有。見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別。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為境。緣境為智。緣緣會故。境智同有也。
  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也。
  從緣境智。緣會則生。緣離則滅。既有生滅。故非真諦門中乃稱為妄也。
  △二引證。
  故中觀云。物從因緣有故不真。
  證上可知。然中觀文有二句。上句證前。後句標下。故今取義便。隔彼後句。以就次科也。
  △二釋真三。初標。
  不從因緣故即真。
  不藉因緣生者。方名真實。標也。
  △二釋。
  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
  今真諦門中無相真境。與無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實無二相。既非緣有。故名曰真。
  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
  無物者。境智既不從緣。故無緣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無相無知也。
  △三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