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性亦無。既明真體清淨。故知本無此四也。
  斯則知自無知矣。
  此顯理量也。據斯經義。則知權實知會之體。本自無知。此理極成。論中多單明實智會而無會。文影略耳。下皆類此。
  △四結責。
  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
  結非前解也。豈謂聖智實有。知會返照。不欲取之。而說無知無慮耶。
  △二躡跡斷疑。此下論文非答前難。但前語意有迹。故論者躡而斷之。文四。前二破疑執。後二釋正理。前二中但有牒辭。即是疑意雖破。當時現行。即遮未來種子故。取金剛遮斷之意。以為此科。文二。初斷有知性空疑。文二。初牒疑。
  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
  疑者因見上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虗空等文。乃疑云。般若必有知。但為智性本空故。稱清淨無知等也。故今牒之。
  △二正斷二。初比破。
  則不辨於惑智。
  無明心能知名義。曰惑智。此智定是有。知因境而有。離境則無。性本自空。聖智同此。何以辨別。
  三毒(貪瞋癡)四倒(無常樂我淨而計有者也)皆亦清淨。
  皆者總也。三毒四倒七種顛倒。皆從妄想心生。既屬有知。性空亦可同般若清淨之義。
  △二奪破。
  有何獨尊淨於般若。
  尊崇也。若惑倒同聖智者。何故經中唯推崇清淨無知。在於真般若也。故知聖教獨崇之智非同惑妄。有知性空也。
  △二以境歎智疑。文亦二。初牒疑。
  若以所知美般若。
  疑者又云。聖智雖非性空。而定屬有知。但由照真境。時所知無相。故美歎智。曰無知矣。故今先牒之。
  △二正斷二。初敘定。
  所知非般若。
  此句定宗。所知曰境。般若曰智。境智定不同。故曰非也。
  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
  此據疑者定義也。疑者曰。智定有知。境屬無相。故今定云。據汝所說。則所知之境常清淨。無相般若之智常自有。知未可曰清淨無知也。
  △二奪破。
  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
  緣由也。致立也。若如疑者所見。則經中秖合歡真境。清淨亦無緣由。立清淨之言。歎真般若也。今以經中唯歎般若之文為正量。驗知非因境無相。而曰智無知也。
  △二釋正義二。切釋前經義。
  然。
  領前之辭。所疑既非清淨無知之義。何也。故今領之。
  經云。般若清淨者。(此再牒前經也)將無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知。
  將無以者。擬議經旨之語。本覺為智。所依曰體。體不可改。曰性。體即性也。真淨者。非離染之淨。乃真實清淨也。本無惑取之知者。釋無知見等。為真淨義。非離惑取。曰無知。乃本自無惑取。故曰無知。
  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
  結成清淨無知之義。破前二疑也。
  △二重顯體用。
  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
  豈唯體無知。故名清淨無知。有知之用。常自清淨無知也。故體用不二。旨清淨故。故曰真般若者清淨無知等也。
  △三結顯正義。因答難斷疑已。故結顯前權實體用不二之正義。文二。初結顯前義。
  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
  即體之實智。照真諦理也。然此但契自智之無知。即照無相之真諦。非謂外有真諦。以為所照決定之相。
  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
  兔馬之遺者。婆沙論以三獸渡河。入水深淺。即象馬兔喻三乘。造理有異。二乘滅妄求真。如兔馬之涉水。泛身而過。菩薩證唯心。故如大象之渡河。截流而過。故無兔馬。遺餘一乘智鑒。無不窮極故。前曰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此中更合云。聖人以無慮之般若。照彼不遷之俗諦。俗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應之用。既一體二用。約境義分境。既真俗相融。用亦權實不二。故論中或秖就一用顯體。已知二用不殊故。今影略出之。以顯前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之正義也。
  △二明前所以。
  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
  此明前權智。所以能會之智不差機宜。言當是者。以取應對之義。至下文辨。應而無慮。故曰當而無是。
  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
  此明前實智。所以虗寂淡怕故無知。無知之知。無不鑒知。
  △二名實問答二。初兩名求實問。文二。初汎陳名實。
  難曰。
  此躡上答中名異。故今立難。下自指前。
  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
  通者。運用不滯也。凡世立物名。蓋為物不能運用。故以名。召令得通用。
  物雖非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
  雖體與名殊。定有對名之體。而對於名。
  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隱。
  △二牒文正難。文三。初牒前名異。
  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知。
  此即牒上寂怕無知而無不知之文。以有無名異。為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