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來徒故不可不了十妙所以。
  故撮十妙為觀法大體。
  妙解大途成妙觀之軏範。
  若解迹妙本妙非遙。
  本迹理一故言非遙。
  應知但是離合異耳。
  迹中十妙因開果合因開為四一境二智三行四位果合一為一者三法妙也本中十妙果開因合果開為四一本果妙二本國土妙三本涅槃妙四本壽命妙因合為一者本因妙也雖離合不同不出因果二字本迹後之五妙名義俱同。
  因果義一。
  本迹因果義理皆一。
  自他何殊。
  本迹自他更無差殊。
  故下文云本迹雖殊。
  本迹久近今昔雖殊。
  不思議一。
  本迹二妙俱成不思議一理者也。
  況體宗用。
  五重玄義本迹十妙即初釋名一章牒釋已之竟更比況餘之四重玄義雖為別釋不出釋名一章總釋三法之竟二辨體一章即是本迹十妙之實相體三明宗一章即是本迹十妙一乘因果之宗四論用一章雖分兩用迹門斷權疑生實信為用本門破近疑生遠信為用兩用祇是本迹十妙非權非實非近非遠而權而實而近而遠即妙二用耳。
  祇是自他因果法故。
  況釋體宗用只是別釋十妙之三法故。
  況復教相。
  五教相一章亦即本迹十妙之教相醍醐為今經教相了了不同前諸四味隔別矣。
  只是分別前之四章。
  名體宗用。
  使前四章與諸文永異。
  迹門與前四時有同有異本門與前四時永異(云云)。
  若曉斯旨則教有歸。
  明曉宗旨教不徒絕歸宗趣實如流趣海若鳥入山豈乖醎色。
  一期縱橫。
  五時曰縱八教曰橫。
  不出一念。
  不縱不橫不並不別。
  即空假中。
  大白牛車不運而運任運空假中。
  理境乃至利益咸爾。
  十妙之中一一妙法皆即空假中。
  則止觀十乘。
  一不思議境乃至第十離法愛支十乘也。
  成今自行因果。
  十乘觀法成今十妙前之五妙故曰自行因果。
  起教一章成今化他能所。
  止觀大科十章前六章屬妙解第七一章十乘觀法屬妙行即自行因也第八一章即自行果也即前文云成今自行因果也第八起教一章成今十妙之中後之五妙故云成今化他能所第十一章攝屬指歸矣。
  則彼此昭著。
  彼謂止觀此謂十妙彼此解行昭然顯著。
  法華行成。
  十乘觀法為法華之妙行。
  使功不唐捐。
  唐猶虗也捐猶棄也行纔契理功不空棄亦曰功已本就故云使功不唐捐也。
  所詮可識。
  妙教曰能詮妙行妙理曰所詮行親證理故曰可識親見曰識。
  故更以十門收攝十妙。
  記主特立此十不二門攝於十妙也。
  何者為實施權則不二而二。
  理元不二為實施權方便立為二矣。
  開權顯實則二而不二。
  攝用歸體即體是用故曰不二。
  法既教部。
  所說曰法被下曰教即八教部謂頓漸五時部類也。
  咸開成妙。
  開麤即妙即純妙無麤玄義之中有判麤妙即相待妙有開麤妙即絕待妙開麤之中有案位開即約理開有昇進開即約行開今言教部咸開者即案位開中兼昇進開意在絕待妙矣。
  故此十門不二為目。
  一理無二不二為名蓋法乎妙也。
  一一門下以六即撿之。
  案位開中謂一理即兼昇進開意故談餘之五即也。
  本文已廣引誠證。
  大部玄文是明佛語及憑論文。
  此下但直申一理。
  記主申通開佛知見一理元意。
  使一部經旨皎在目前。
  出世大意皎然目擊。
  一色心不二門二內外不二門三修性不二門四因果不二門五染淨不二門六依正不二門七自他不二門八三業不二門九權實不二門十受潤不二門是中第一從境妙立名。
  色心不二從圓境妙立名。
  第二第三從智行立名。
  內外不二修性不二俱兼智行二妙契理歸宗曰智籍智起修曰行俱妙皆不二故此二門貫通二。
  第四從位法立名。
  因果不二門位妙居因三法妙在果一乘因果理元無二故此一門理通二妙。
  第五第六第七從感應神通立名。
  第五染淨者染為感淨為應神通是淨用故此一門事通二妙第六依正者從理性名字觀行三即之中已彰依正不二之相不思議感應神通性中元具至果有用故依正一門具此二妙通收因果第七自他者意在化他故須憑理自行果滿有感即應化他之法須假神通駭動情故此一門理具二妙。
  第八第九從說法立名。
  第八三業者說法赴機須動三業所說之法不出權實故第九權實不二及三業兩門同依說法一妙也。
  第十從眷屬利益立名。
  第十受潤一門通收眷屬利益二妙者得益之徒不出三草二木及乎大地大地即實益七方便七方便即權益文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