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更觀。若魔事等者。魔過無境。須依通修。若不說之必起見愛。故云日增。
  次若謂下。縱容判之。若存而不觀。多生諸過。恐棄而不習反入散心。散心為境。豈及諸禪。觀多入品。故不可棄。
  但禪支等者。引教稱美。九禪非境。且通引之。況九禪中多是事禪。有體化他故異於小。故大小教無不讚美。言四禪八定。四在八數。今重對者。諸經對欲通得定名。若直發九禪即菩薩境攝。
  次別釋。初開合者。先列。次辨。離合五門者。五停心也。大小由入故名為門。十五門者。五各開三。則事理禪足。故下文云。若五門者有所不収名狹唯事。若十五中理非今境。為令事足演略令廣。去理存事。
  合廣處中恐人不曉。故須對辨。故先問起。答中先總次別。別中先開五為十五中。事闕則從事開。開但有理則存事守本。故數息.不淨兼開各三。并三為九。神通非九。九家之用云念佛。毗曇云方便者。開教不同。已如前辨。
  次合十五為十者。初六不合。次九門中但合為三。無從三開即令存事。慈心有三存眾生緣。一若開法緣屬二乘。無緣屬菩薩。通云兩境。二乘唯法緣。菩薩通三教。教位簡之。方申諸意。次因緣存三世。三世全是事。二世一念附理。若開亦屬二乘境収。念佛唯存念於應佛。法報屬理。易故不論。神通若收無漏通者。亦二乘境攝。
  若但下。結開合意。雖開合等者。但為治障只合為五。若攝事理須存十五。今為判發。異後兩境。故但十門。次判漏無漏者。先略斥二論。今非全奪故云小異。明有漏雖同。由無諦觀。既喻胡苽。何須緣諦。故三專略。即屬有漏。四十八年者。證有漏禪。自行等四。各十二門故四十八。皆是有漏。十二門。四禪.四空.四等。
  如迦稀那下。證事禪無漏。禪法秘要經中因佛為說。九旬修之得阿羅漢果。
  次引大經。亦證無漏。經既稱為聖戒定慧。仍非是二乘所知。二論如何判在有漏。佛等者。慧聖行。末行如是開示二乘。菩薩聞已奉行。故知二乘但行小分。引大品者。出世及以涅槃初門。不應有漏。言九想開諸不淨門者。諸因不淨。所得禪者名不淨門。故背捨去。皆因不淨故以九想而為初門。不淨成故。三十七品成故。不唯有漏。譬二石者。南石性冷。北石性熱。二膏名等。所用不同。故雖事禪漏無漏異。
  若無漏緣下。通難。難家意以根本並難九想俱能作無漏緣。應俱無漏。言六地等者。婆沙云。云何得天道。為得決定。為得無漏。答。決定則六地。未到中間四根本。成論無未到。以欲定替之。餘同婆沙。得無漏者。應云九地。前六加三空。即以初果為決定無學得無漏。言七地者。有師不取未到中間。大論中意。欲定與未到。有無從人。
  次六地下。答者今單論禪。不開諦智。是故根本不同諸禪。所以下。去取不取。十想者。十想分三。位在見修無學。有斷惑義。故今不取。
  慈心下。判慈心禪。慈至神通終無孤立。故此諸禪並從他判。
  次來意等者。問如文。答者先對禪門。彼禪門中方便中云方便有二。所謂內外。外謂二十五法。內有五門。一止。二撿善惡根性。三安心。四治病。五魔事。止門又三。一繫緣。二制心。三體真。體真止後明發五輪。五輪禪禪後方驗善惡。故云禪門先發等。此且據文前後。若論發相。利鈍意別。若彼此互論。亦互有利鈍。又若今文全不觀陰。乃成智鈍。對治下。與五門對辨。
  次深淺者。即是十門生起次第。前淺後深。特勝有念處故在根本。後通明細。於前故總後明別。此三等者。即後二。依根本故通云根本。復不假根本。并治惑力強。故得居三後。九想治外。未治自心。故治內外居九想後。九想背捨。觀想仍略。略故名總。大兼依報。細故名別。十二因緣云正見者。破斷常故。治我人故。前從別說故。二世破我。凡為下因。聖為上果。次互發者。初之八種者。陰境七隻。義収前九。故今不論。於九雙中又除作意。前陰作意餘九任運。今唯任運是故不論。
  大章第二禪發因緣者。內種為內。外加為緣。初內種中法譬各二。初法中引大經初地味禪者。一切眾生皆曾兩緣得根本定。從近情下。釋上劫初火灾起時。無不皆得第二禪定。此劫成來已經九減。且望第八。故曰近情。從久遠下。八減已前無始已來。誰不修得。無不有種。故發不定。次譬近可見。
  次辨不同。初法。法中云昔有等者。次不次是八雙之初。乃至修等者。是修不修。修是作意。不修是不作意。修不修門雖非最後。但略餘七。故云乃至欲辨往昔修不修別。故取作意不作意門。今初觀陰。名非事非理。修發得諸禪。名為事發。彼禪門中具列事理四修四發一十六句。欲對今簡。亦應可見。
  次譬中云梅四等者。熟時各別。如發不同。次宿習去。合總。言種者。即八雙也。是故今發亦八不同。
  又雖下。外加。先所。次能。初所中法。文可見。次譬者心性。地中雖有禪種。假止觀雨及聖日光。方可成於支葉華菓。
  次別加中。初法可知。譬中鴻者大也。今如文。引淨度經者。經云。如是人輩。億百千佛亦不能度。況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