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要立明。餘三立者。宿命知過去。天眼知未來。漏盡盡漏。更有多意。具如論文。准少望大。橫竪廣狹亦廣可知。次攝四攝者。同事者。亦可云同其苦集陀羅尼。別唯在大。通通大小。毗尸是三藏。菩薩尚得歸命救護陀羅尼。況通菩薩。大論云。陀羅尼者。或心相應。或不相應。或有漏。或無漏。九智除盡智等。如是皆阿毗曇中陀羅尼義。故亦隨教。各有智力總持。即是當教中陀羅尼義也。
  次攝三十二相者。具如覩相發心中。故初教中云。從還用至終不出施戒慧者。此三能攝。相因足故。施戒生人天。以慧導諸行。次通教中云。不同上者。以即空心初心即修。不必待至三祇滿位。故體業果與三藏別。故引般若及以十住並空為體。故大論中亦以一度而為相因。別圓相因皆由觀理。故引無量壽等。不同前二。廣如薩遮.華嚴二經所明。
  次知次位者。先明來意。修前七法入位不定。仍恐下根未得謂得。故亦令識四教真似。四教各有真解脫位。證已示人名為知見。言朱紫者。朱正色。如真紫間色。如似真妄猶雜。故如間色。初通別四門。明門能通。意在斷惑。以入真位。如三藏中。七賢七聖二十七賢聖等別。故云有殊。斷惑多少及所緣理。更無差別孱理也。二乘多論等者。始自五停。期心不別。故云多也。隨根利鈍。或一或七。縱有諸門。諸論小別。亦非碩異。故云不過迭動。菩薩三祇百劫。故曰時長。六度百福。故云行遠。不同一生。故云亦別。所起各異。名[這-言+至]路殊。不出真諦。名歸途一。則處處迴心不同於小。次此下。斥濫。
  次通教位中簡別等。具如玄文第五卷初。十義料簡名通義圓等。次別位中。先明位意。言一往者。經論不同。具指此等以為大略。攝論多別。華嚴位位皆有行布普賢二門。今且從別。故云一往。通論者。如中.攝等通申大乘。若智論.地論別申一經。那得等者。破執也。今明下。述論意。阡陌等者。南北為阡。東西為陌。諸門如緯。諸位如經。門殊果一。故云一也。此方等者。文舉通別。意兼藏圓。今正明別。對辨異。縱論盡過門理可知。
  經等者。證門異理同。開已俱實。安有不融。世以大師破斥而為小失。然不見遍會乃成大融。況以十意通經。無諍不息。然圓教諸行門理易融。別教既是界外折法。文多互異。恐生諍計。是故因以十意通融。次位即是十中之一。故此十意遍通一切。十中前六借用五重玄義。後四借用諸經附文。於前五中。第一用顯體意。具如境妙中說。第二用判教意。先譬。次即是下。合譬。即將合文以釋譬意。綱即細之外圍。格乃物之內體。得教遠度如綱格也。外正曰匡。內實曰骨。即四門外正。一理內實。橫周如盤。竪窮如峙。門門各有橫竪諸行。涇濁渭清則頓清漸濁。漸中諸教迭為清濁。第三用釋名意。一代教法首題名字。名該一部。部內義兼大小頓漸。言義相乖不可以世情和會。不可以文字愽解。得四悉檀意無處不通。諸法相望[牙-(必-心)+?]為彼此。於赴機教情何所疑。第四即明用意。若見佛若報能所破立用法華意。清無滯礙能所適然。第五用門明宗意。使方便與證因果不濫。一切權因悉歸實果。第六開拓義理使佛意不壅。雖復開拓不乖本文。綸。絲索也。渚。絲頭也。豪一一者。文彩順貌。第七附文。云開章等者。一家義疏無不如是之。且如止觀本令修觀。尚十章十境生起次第。第八則總用前七。據理消釋。無諸浮詞。意存文旨。九翻譯者。前朝爭輕未多紛競。但是西語悉曰胡音。後因黃冠虗搆偽立。後代所制特諱胡音。第十附文成觀者。觀與經合。內即真心。如法華玄疏。凡諸解義皆為四釋。第四皆存觀心一門。唯翻譯等者。方音不同。非關義理。不可卒備。故云未假。云而有觀心一意者。且與而論之。若奪論者。皆不稱於當部。文旨淺偽何疑。次位者下。正示今文。十中之位即今十乘中之一也。
  次釋圓教位者。先明五悔為入位方便。他宗圓修都無此意。將何以為造極之首。空談舉心。即事撿行。乃無毫微。
  若四種下。明方便來意。先知下。明五悔意。為入觀之方。是故重牒前文觀法。
  次明五悔。雖有下四。莫非悔罪。故皆名悔。具如文中各有所治。今僧常行。前四出十住婆沙。發願文在涅槃。准在彌勒問等諸經多皆五悔故。彌勒問經云。晝夜六時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得菩提。若皆悔罪應無次第。准十住.占察。次第並同。故今依之。何者。若舊罪不除。徒施勸請。勸已立行。除嫉居先。尚不喜他。何能迴向。四法具足。須願導之。尚得菩提。何罪不滅。
  初懺悔中。初釋名。云陳露等者。陳。列也。首也。具如金光明疏懺悔品。辭在法華三昧中。亦可隨己智力任意廣陳。
  勸請者。大為二意。一請住世。二請轉法輪。大論至云云者。如論廣釋。論問諸佛之法自應說法。又若現見諸佛容可請佛。今乃不見如何云請。答佛雖必說。請者得福。如人請王。王豈乏少。而請者得恩。如修慈心。眾生亦無有得樂者。而修者獲福。眾生雖不面見諸佛。佛常見之。假使不見。請必有福。又破外道等種種因緣。
  次請轉下至一切盡。是論文。故須二請。夫命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