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
  從天台去。別釋所傳。於中先略次廣。天台者。其地分野應天三台。故以名焉。西方風俗稱名為尊。如子之名兼父母稱。佛當生彼。預設斯儀。使慕德者稱之不朽。此方乃以避名為尊。故以所居而召其人。
  次漸則去。釋行相也。如梯隥者。說文。梯者。木階也。極高用梯。次高用磴。大經云。為欲化度諸世間故。種種示現。如彼梯磴。磴字亦可從足。即昇躡也。從木者非。此中文意正應用隥。始自人天。終至實相故也。金剛寶者。大經云。如金剛寶置之日中。色則不定。理行如珠。教法如日。機情如物。觀如現色。圓頓者。圓者全也。頓謂頓極。如通者騰空者。近地之空與萬刃同體。通者譬人。騰譬修行。空譬頓理。為三等者。約根雖殊。同緣頓理。故並從圓分此三行。是故漸次.不定不同。以此三根。並可一生修之有分。故玄文云。漸次觀者。從初發心為圓極。故修阿那波那。乃至無作。故知頓人行解俱頓。漸人解頓行漸。不定人者。其解亦頓。行或頓漸。
  次廣解中云漸初亦知實相等者。望彼頓人。故云亦知。不同於別。故云知實。依頓起解。故云難解。依解起行。復曰難行。行未即頓。故云易行。此中番數有五。義則十三。言五番者。一歸戒。二禪定。三無漏。四慈悲。五實相。義十三者。於初番中善惡各三。第三有四。即兩二乘。并及餘三即十三也。於十三中。實相是三人共所緣理。故不得為不同之限。故下問答中云。漸次中有十二不同。此預點出。使至下易見。不定至後頓者。不定列名在漸次後。故云前漸。圓頓列在不定文後。故云後頓。或漸或頓。故云不定。故知不定初亦知圓。從更前更後去。釋不定相。深淺者。約前五番互云深淺。事理者。或界內為事。界外為理。真諦俗諦三悉一悉更互亦爾。此中但出四悉及止觀者。諸法雖多。要唯此二。如下安心破遍。亦唯約此二。
  從或指去。釋不定體。亦約向二以示軌模。初約四悉。陰是世界。觀之即是第一義。故名指世界為第一義。觀理但能生善滅惡。名第一義。以為二悉。次約止觀者。或正用觀而宜息。或正用止而宜照。以照止故止却成觀。以息觀故觀反名止。雖無昏散。進道功微。皆須改途。互息互照。不同常儀。故云不定。下料簡不定中四。指此兩雙。
  疑者云去。料簡向文。初問意者。此三既同。何故行異。
  從然下。答。先總次別。別何妨同。同不妨別。
  漸次去。別答。應以餘二而對辨之。文但對漸便結不定者。以不定無位寄結之。兩教二乘是無漏四。今文但云三者何耶。然別則離為四人。總則含三。存無漏一。故舉總含開。攝三入一。故名無漏總中三也。若沒總從別。并善惡六。及以餘二。故成十二。言從多者。以行對理。行相多故。得餘二名。以多對理。消同不同。其義可見。
  次此章下。重問者更將三同以問差別。又初乃將同問異。故云相頓爾異。後乃以異問同。故云何名辨差。二問似別。二答云同。而義則顯也。九不同者。離善惡六。合無漏故。故但成九。并不定四。故有十三。
  次一切下。證同不同。無為如同。差如不同。二不相離。理須相即。問。無漏離四。慈悲何一。答。開合隨宜。不可一准。玄文亦分三菩薩也。故知南岳唯授天台圓頓之理。復以二行助成於圓。故有三耳。故知始自慧聞辨教。分四自行。唯圓應知。此三與八教中三。一向逈別。八教中三。以華嚴為頓。三昧為漸。頓中被物不定名為不定。
  次圓頓去。釋圓頓也。初緣至真實者。緣之與造雖屬能觀。意且在境。
  次繫緣去。方釋於觀。念即繫故。寂而常照。繫即念故。照而常寂。能所尚一。況止觀耶。一色一香等者。所緣所念雖屬於境。且語能觀以明寂照。故一家明中唯有二義。一離斷常。二者佛性。於佛性中。教分權實。故有別圓。今從圓義。故皆中道。此之色香。世人悉謂以為無情。今問內身四大為有情耶。若有情者。淨名何故云如草木。萬法唯心。豈隔頑礙。從己界去。明無作諦。至下四弘。更辨諦相。今但且明無作觀耳。故四念處云。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無作。苦具十界。惑名無作。集苦即涅槃。名無作滅。惑即菩提。名無作道。
  次法性下。以止觀結。
  從漸與下。欲廣證圓。先簡餘二。先已廣略二重釋竟。今復證圓。故云更明。
  如了達等者。舊經第五賢首品文初。文殊以二偈問了達甚深義妙德賢首菩薩。菩薩以十五行五言偈答。今文從菩薩於生死去至不能盡。略二行文。來言生死者。舉極下位。不爾。云何顯圓功大理極事遍。故無可動。言一念者。明極少時。深無崖。廣無際。高峻曰崖。如來等者。理無窮故。說不可盡。極位尚然。況餘凡聖。
  從此菩薩去至建立眾生者。彼經次前十五偈。後賢首復以六百九十二行偈答。於中具明圓信等相。今略依彼。何名圓聞。具聞今文。修證具足。依文起信。信為行本。然三觀智。具如大品.纓絡等文。問。圓聞中作三德名。信應依聞。何故乃作三觀遮照深廣等名。答。能所異耳。空即般若。假即解脫。中即法身。照即般若。遮即解脫。雙非法身。深廣例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