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分因果。如經中云。諸佛智慧。此則從通。論對因果。此則從別。識此二義。教門意盡。今依論文以分因果。慧上加道及種。智加一切及種者。道是因義。種謂種別。則顯因果事類不同。果上法遍。復加一切。又言因中理體等者。因時諦理一念具足。果滿有用。故加一切。因中道慧理具中道因。中道種理具二諦。若至果時。一切智見中。一切種智見於二諦。此一切名。不同二乘。對義別故。因中道慧是實。道種是權。果時一切是實。一切種是權。言總別者。直語道慧及以一切。故名為總。各加於種。種故名別。直云道慧道種慧故名為單。各加一切故名為複。
  如是下。結智照境。因果俱三。
  若經中下。舉例。若得前諸智。從一至四唯觀三諦。假使諸經五至無量。亦觀三諦。故云使入。
  次約十一智者。餘教唯十智。大品加如實。若十唯藏通。十一通別圓。及以通利根。而言十者。世及他心苦集滅道法。比盡無生。十與十一隨數照境。合而言之亦照三諦。世及他心照俗者且約有漏。苦等照真且約通藏。如實照中兩教如前。而諦不開故云不動。
  復次下。明俱開者。隨境設智。俱不開者。唯一佛乘亦名開權。若智去結歸顯體。教辨開合意在顯體。
  次約諦智合辨者。諦智並論故云合辨。四教兼接五段不同。一一段中皆先境發智。
  次明智緣諦。初三藏中兩諦共發者。唯佛雙照假立中名。是故云共通中。云真諦共發二眼智者。真含中故。
  次接中云開真出中者。接得入證。方乃中出。
  次問意者。何以但別接通。不云藏圓。答中初明通須別接。若初後不聞。即屬前二。初後皆聞。即屬後二。復有通人八地聞中。進破無明。見中必假通教二觀。故云別接。言別接通者。有二義故。教隣近故。中理別故。
  不以下。明不接餘教之意。不接藏中云不以此果者。不斷惑因。不名接故。地住八相。不受果名。通中九地為因。第十地八相為果。若被接者。亦得八相仍舊望因。且受果稱。故不接餘教。有四義別。一者。三藏因拙不可接故。二者。中續接之故得名接。三藏菩薩始終同凡。無中續義。三者。地住真因亦破無明。已有八相任運流入。何須更接。四者。不受接名。教中無故。文中初義即此第一不可接也。第二正當通教。若接入教。但在行向。入證在地。若接入圓。望別可見。今文中無。若三藏菩薩非不趣後。不受接名。三祇百劫入別在信。圓在五品。但名初心。不名中續。然雖接通二地來者。亦同三藏。故四念處云別圓用通為前方便。即此義也。又云不將此果接十地因者。被接之義始破一品。豈將接別破十品因。自望妙覺名因。不趣一品之果。若接初地一品義齊。況復還成以別接別。若接地前自用圓果。何須却指一品之果。言不接十住者。尚不接別十地。豈更接圓十住。比向接別可以意知。第四義者。只以別理接於通理。玄文有圓接別者。存教道故。今但論觀故置不論。問。接與不接。何者為最。答。始終不二。則不接者勝。如歷任至極。則從接者強。
  次明得失者。初標自他思議不思議以為得失。故知圓人離計復能利他方乃名得。
  若言下。出性過相。此中性過語勢稍別。諸文則境智各論。今乃境智對辨。雖復對辨義仍從單如。初文云不相由藉者。語似自然乃是自性。何者。智不由境是自性智。境不由智是自性境。為相對說。云不相由。故智中云。智從心生自然照境。
  如物下。譬自性也。
  若言下。他性境智。言相由者。語似共生乃是他性。智由於境。境由於智。故云相由。譬中相待亦是對說。若言境不由境等。共性境智語似無因。乃是共性。既不獨由單境單智。境智因緣故境故智。故名為共。亦應立譬云。不獨由長不獨由短。名長名短。
  若言下。無因性則不由境智故有境智。亦如是。亦應譬云不由長短。長而短。意欲斥前所計最劣。所以云計有過者以增苦集失道滅故。初增集中云四取等者。依四句著故云依倚。依此自高故有愛恚。有愛恚故亦生癡慢。具八十八故云一切執成。戲論為諍競本。由成茲業轉至來世苦果深廣。故云如海。當知下。結計成過。
  故龍樹下。破性辨得。伐者傾倒也。破亦如計。還相對說。故云相由。若單說者。例餘准知。此中尚破圓計。不獨破外。龍樹用此申通佛法及成教觀。世多不依徒立餘計。況復龍樹無依佛經。如大經中佛告須跋。一切無自相。亦復無他相。無自他共相。亦無無因相。是例甚眾。故大小教無不用之以為觀法。
  今以下。今家用之以成二空。性破即性空。無依即相空。空故非邊。故云常一。與中智合。名見般若。
  次以是下。以句對教。對教四句如常所用。欲令義遍故復各對。總別四句一念具足即是圓人。一念四句橫竪收束一切諸法。但舉初後。中間可知。若第十卷。但以君臣對於自他。豈非大師於法自在。今生生等。以對藏等其相如何。三藏人云。境常生滅豈待於智。智亦如是故名為自。通教人云。由無生智令境無生。名他性境。智亦如是。別教人云。由本有理。復藉緣修。和合方能見本有境。故名為共。智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