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言是修觀否。若不修者。能達之心又是何法。請熟思之。今試陳之。夫性德者。眾生之性常。諸佛之果理。三世菩薩之妙依止地。或析骨書經。或剜燈乞偈。藥王燒手。普明刎頭。只為求此也。十方如來千萬億劫說不可盡者。蓋是此也。眾生久劫以昏散故迷於性德。今大師令以止觀觀於昏散。昏散之性執若去。明靜之性德自彰。況復昏散本無今有。圓覺經云。一切眾生於無生中(性德)妄見生滅(性執)。如來因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推撿入空)。本性無故(本自二空)。況又修性之言散在廣文。今且引一十五文以證性德須觀。先引佛言。首楞嚴經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五陰)。雖有妙音(性德)。若無妙指。必不能發(修德)。若更開喻合法。使三境具足者。琴聲不從絃生。不從指生。不從絃指共生。不從無因生。有因緣故。亦可云從絃生。從指生等(化他)。又大經云。有國王愛箜篌聲。遂斷絃求聲。聲不可得。有大臣云。取聲之法須有方便。聲乃出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性德)。以方便故(推撿)乃可得見。成菩提道(即發初住)。華嚴經云。應觀(修德)法界性(性德也。一句之中文略義廣。下去準之)。觀經云。正念思惟一實境界。大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大師云。本性寂滅(性德)。若不修道(修德)。無由契會。又云。境雖無相。常為智緣。又初緣實相造境即中。又云。正法者即觀法性之慧也。又云。初心研理。稍入相似。荊溪云。由修照性。又云。智能顯理。智生則理生。又云。智能照境。又云。一心三智照中道理。又云。一念心具十法界。還觀此心具足三諦。上所引文。意須觀性。讀者思之。

為徧責故
  論中三十六問。一一問中但以自生一句而責耳。如云。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說。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等。今言徧約四性者。是舉一自以例他及無因也。故次云。直舉自等責推也。於三十六境。以四性推撿令空所推之境。論云。云何是魔行。云何是外道。云何是三乘。云何巧度。云何是別教是圓教。云何是四三昧。云何是二十五方便。云何起十境成一心三智。云何十境成十乘法。乃至坐道場降魔轉法等。以自生一句責於魔外.三界.六道.三乘.四教.十境.十乘。從因至果。若四土等。故云徧也。是三十六境。從自生耶.他生耶.共.無因生耶。

徧生法故
  徧責為破。徧生為立。是知四性破已。若魔若外若教若觀若正若依若因若果。一皆是法界大都。

冥初
  外道計八萬劫初始能生覺。八萬劫外冥然不知。


  許緣切。

夢非夢短
  多一短字。

齊物
  莊子有齊物論。謂以性均故齊。

若均山毫
  齊物云。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注云。夫以形相對。則太山大於秋毫也。若各據其性分。物冥其極。則形大未為有餘。形小不為不足。苟各足其性。則秋毫不獨小。而太山不獨大矣。毫者兔毫。在秋而成。故王逸注楚辭云。銳毛也。兔毛至秋而細。故以喻之為小也。

等鳧鶴
  外篇駢拇云。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注云。各自有正。不可以此正彼而損益之。又云。故性長非所短。性斷非所續。無所去憂。注云。知其性分非所斷續而任之。則無所去憂而憂自去也。鳧。野鴨也。脛形定功。釋名云。莖也。直而長。如物莖。莊子喻意謂。鳧脛本短。或截鶴脛以續鳧脛。則有乖性分也。斷。丁管切。

福有五種
  尚書鴻範亦爾。

字從于月反
  只合云字從月。今似多于反兩字。

如此曇
  此應作比。

有因緣不可見
  經中八種皆是因緣。如云。遠不可見者。如空中鳥迹。亂想故不可見。如心不專一。障故不見。如雲表星。多故不可見。如稻中麻。相似不不可見。如豆在豆聚。今記中文與經五文少異。故撿經以示之。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損謂銷損。皆道德經語耳。

恣之使天下自得
  注云。夫至仁者百節皆適。則終日不自識也。聖人在上。非有為也。恣之使各自得而已耳。自得其為則眾務自適。群生自足。天下安得不自忘我哉。各自忘矣。主其安在乎。斯所以兼忘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九
見品見品
  次見應作思字。

多入空。少入假
  下文勝別觀。又云多入假。少入空中等。

不合不散
  前文已注。今云合謂一念真空也。散謂三千俗假也。法性清淨中理也。

若未破故
  故應作者。

若十六行為三三昧門
  苦諦下空無我是空門。滅諦下四行是無相門。集道下八行并苦下兩行是無作門。具如下釋。

以智慧為門
  云云者。一權智為實智門。二實智為門通至實相。事通於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