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二)
  一正示(若執)二釋明(二)
  一示無漏緣通(若根)二出大不淨相(三)
  一示大不淨變處(若人)二出勝處一切處變相(二)
一勝處轉變(二)
  一標示(若論)二釋明(二)
一明前四勝處(二)
一正明(二)
  一內有色外觀多少二處(若多)  二內無色外觀多少二處(若內)

  二結示(若)

  二出後四勝處(後)
二一切處轉變(三)
  一示念慧廣普(十)二釋徧一切處(二)
  一一切處(以)  二一切入(若)

  三辨不借外緣
  三別明菩薩除入具眾行(復)

  二入位(行)

  三總結(齊)

○七慈心(三)
  一標示(七)二定相(二)
一正明慈定(三)
一慈附根本四禪前後發(二)
一觀相(二)
一釋(二)
  一能緣慈(忽)  二所緣境(俱)

  二判(此)

二發相(二)
一釋(二)
  一出四禪發相(若先)  二辨止齊三禪(但)

  二判(然)
  二慈附特勝通明前後發(若)  三慈附大小不淨前後發(或)

  二餘三準明(餘)

三示廣(二)
一正示(三)
  一法示(若)  二喻明(譬)  三合顯(色)

  二結責(眾)
○八因緣(二)
一因緣發相(三)
  一引經標示(八)二正明所發(二)
一因緣發諸禪(二)
一因緣發根本(二)
一觀因緣(二)
一正觀(二)
一推現在(二)
  一現三因(於)  二現五果(愛)

二推過未(二)
  一過因(識)  二來果(從今)
  二結示(三)

二發根本(二)
  一總示(如)二別明(二)
一發五支(二)
一發根(二)
  一單發(覺因)  二合發(或)

  二判明(此三)

  二發十德(此)

  二因緣發餘禪(乃)

二諸禪發因緣(二)
一明根本發因緣(二)
  一所因根本(若)  二發因緣相(如)

  二例餘禪發因緣(乃)
  三結屬事觀(此)

  二因緣觀門○

○二因緣觀門(二)
  一牒(此)二釋(二)
  一示三種不同(瓔)二出龍樹立觀(三)
  一標示(龍)二辨明(二)
  一辨斥論師立宗(論)  二辨明北師立宗(北)

  三結成(佛)

三明今家觀法(二)
  一標列(今)二釋明(十)
一觀境(二)
一三智因緣思議境(三)
  一下智因緣聲聞菩提(思)  二中智因緣緣覺菩提(若翻)  三上智因緣菩薩菩提(若轉)

二上上智因緣不思議境(二)
一正明因緣得佛菩提(二)
  一明因緣菩提(若轉)二顯難思佛境(二)
  一簡前同異(若五)  二明後妙境(若最)
二重明因緣即十如境(二)
一對明如境(二)
  一對十如(復)  二對十境

二顯示一心(二)
  一正示(復)二釋明(二)
一正示一念(二)
  一示(華)  二簡(問)

  二發明一意(復)

二發心(二)
  一簡示真正(真)二正明發心(二)
  一立慈悲境(拔)  二起弘誓心(約)
  三安心(善)  四破徧(彼)  五通塞(善)六道品(二)
一修三十七道品(二)
一正明念處(二)
一出念處因緣(二)
  一通論(善)二別論(二)
  一正明(若)  二科簡(問)
  二明破倒見性(若通)

  二例明餘六(勤)

  二入三空門(觀)

七對治(三)
  一示意(對)二正明(二)
一明事度助開(二)
  一正明(若起)  二結示(若有)

二出助成功德(二)
  一總示思作(助)二略出佛儀(二)
  一標(又)二釋(二)
一同居三相(三)
  一坐道場相(大)  二轉法輪相(又)  三入涅槃相(又)

  二二土略指(方)
  三結成(是)

  八知位○  九安忍○  十離愛○
○八知位(三)
一知位(三)
一正示(二)
  一四教行位(識)  二六即行位(十二)

  二結明(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