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三結觀心妙境(言)

二觀心三千即假妙境(二)
一正示不可說可說以開假門(二)
一正說假門(二)
  一明四不可說(大)二明四俱可說(二)
一示假說意(三)
  一止示(當)  二引明(如)  三結示(雖)

二出假說法(四)
  一世界四句說(或)  二為人四句說(云)  三對治四句說(云)  四第一義四句說(云)

二結示說意(三)
  一示說意(佛)  二責人師(經)  三結得意(若得)
  二復出隨便宜法說以結妙境(若隨)

  三觀心三千即中妙境○
○三觀心即中三千妙境(三)
一別顯圓中法門(六)
  一三法妙境(若解)  二三諦妙境(若法)  三三觀妙境(若一)  四三智妙境(若因)  五三語妙境(若隨)  六三趣妙境(若解)

  二總出名異義同(此)  三結示一切圓成(得)

○二譬顯(三)
  一意珠喻(如)  二惑心喻(又三)  三眠夢喻(又如)

○二發菩提心(三)
  一牒章(二)二釋相(三)
一明慈悲願境(二)
一依境起悲願(三)
  一立誓境(既)二明誓由(二)
  一於五道思惟彼我(自)  二於二乘思惟彼我(假)

三正發誓(三)
  一正發(即)  二釋明(眾)  三結正(今)
二依境起慈願(三)
  一立誓境(又)  二明誓由(我)三正發誓(三)
  一正發(今)  二釋明(雖)  三結正(是)

  二出願境同時(如)  三結真正發心(不)

  三指說(自)

○三巧安止觀(三)
  一示意(三)二釋明(二)
  一出所安法性(無)二明能安止觀(二)
一總安心(二)
一止觀各安(二)
  一以止安(今)  二以觀安(觀)

  二止觀俱安(止)

二別安心(二)
  一徵起(若)二答釋(二)
  一示意(夫)二正安(二)
  一初列(安)二釋(二)
一論師教根性(二)
一能教道師(三)
  一標列(教)二釋明(二)
  一聖師(聖)  二凡師(二)

  三結示(身)

二所教根性(二)
  一列(他)二釋(二)
一二論明(二)
  一正明(薩)  二分解(若)

二今師明(二)
  一正明根性(今)  二根性利鈍(若)
二隨根性以安(二)
  一徵(巳)二釋(二)
  一示審定根性(師)二正止觀安心(二)
  一總標(既)二別釋(二)
一一向根性(二)
一示法(二)
一教他(二)
一正明(二)
一定根(二)
一信行八番安心(二)
一正明(二)
一以止安心(四)
  一隨樂止安(咄)  二為人止安(又)  三對治止安(又)  四第一義止安(又)

二以觀安心(二)
  一結前起後二正明(四)
  一隨樂觀安(即)  二為人觀安(又)  三對治觀安(又)  四第一義觀安(又)

  二結示(如)

二法行八番安心(二)
一正明(二)
一止悉安心(四)
  一歡喜(其)  二生善(其)  三破惡(若)  四悟理(其)

二觀悉安心(四)
  一歡喜(彼)  二生善(若)  三破惡(觀)  四悟理(觀)
  二結示(是)
二轉根(二)
  一斥始終利鈍(復)二明一時利鈍(三)
  一示意(今)  二正明(若)  三結示(得)

  二結數(自)

  二相資根性○
  三結示○

○二自行(二)
  一總示(自)二別明(二)
一定根安心(二)
一法行八番(二)
一正明(四)
  一止觀隨樂(樂)  二止觀便宜(其)  三止觀破惡(若)  四止觀悟理(修)

  二結示(是)

二信行八番(二)
一正明(四)
  一止觀隨樂(信)  二止觀便宜(聽)  三止觀破惡(或)  四止觀悟理(或)

  二結示(是)
  二轉根安心(若)
○二相資根性(三)
  一標(復)二釋(二)
一資聞法行八番(二)
一正示(二)
  一明止  二四觀

  二結明(此)

二資思信行八番(二)
  一正示(結)  二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