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北。
  【科】又若大意唯在於頓頓何故大行通引三乘若下文唯在於漸圓何故復有一心止觀及中即三觀破前神通又若大意唯在頓頓何故發心四諦四弘十種發心皆列四教下文屬漸破亦同前。
  【科】文既相違依何立行。
  【科】又云此之兩觀初心修觀太難分別須自入觀方乃得知。
  【科】喻曰如破徧初初入無生咸須依教況大章生解以導行初。
  【科】既云分別太難信是解心冥昧解既冥昧入觀無由彼解未明便推入觀何異闇證增上鼠即鳥空而宣入證之言令他生於聖想忽令領納說實墜於過人實得說尚招愆違想故當重釁。
  【科】又若實得為何位次若假名與他何異若五品位便同大師。
  【科】予實不裁證者自了願不欺聖無違自心。
  【科】又云依頂法師十二部經觀心之文修觀必得。
  【科】喻曰夫三觀者義唯三種。
  【科】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唯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
  【科】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
  【科】三託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
  【科】故十二部觀寄事立名雖有三觀之名十境十乘不列一部名下唯施一句。
  【科】豈此一句能申觀門若此一句足得修行十境十乘便成煩芿。
  【科】故知偏指文中一句兩句以為頓頓義同頑境體心踏心十卷之文便成無用兼出大師虗構之愆。
  【科】問漸圓觀但中中是實相不。
  【科】答非即實相體是但中。
  【科】喻曰實相與但中體同名異實即俱實權即俱權若約教釋文但中在別修觀次第仍居後心四教中圓一切諸文並皆初心圓修三觀。
  【科】彼將此觀屬頓頓人別為圓人立但中觀徧尋諸部都無此文。
  【科】唯煩惱境中斥失玄云不住調伏不住不調伏初心修中成雙非失如何拾失以判法華苦哉苦哉不可救濟。
  【科】問初心修中既非實相是涅槃不。
  【科】答是涅槃。
  【科】喻曰涅槃實相大小名通。
  【科】初心修中既非實相若非實相亦非涅槃若是涅槃亦是實相若是實相即是從初常觀涅槃如何乃云非是實相云是涅槃。
  【科】若從初心是小涅槃此通別二種菩薩偏是一往通塗而說若別論者通教菩薩至第七地恐墮涅槃如三惡道別教初心但名真諦仍不得立涅槃之名。
  【科】故知初觀唯在於頓言非實相是涅槃者無教可憑。
  【科】問豈有但中名為初心觀涅槃也。
  【科】答有也。
  【科】喻曰不知求教但任己言須無即無須有即有一家教相不見少判但中涅槃。
  【科】問如其必有二種頓者大師何不分明顯說。
  【科】答如大意在一頓等即其文也又頂法師涅槃疏釋不次第五行中云十信斷或即是漸頓不斷或者即是頓頓。
  【科】喻曰大意一頓已如前破。
  【科】彼引涅槃疏親共對撿全無此文。
  【科】應是續後謬思便將想心證義文所不載故使再撿無文。
  【科】又大師諸文文所不載何須更引章安之文況復再撿全無何勞苦據。
  【科】況復不次第行正是四教中圓。
  【科】又數數常云有八教故故有二頓。
  【科】喻曰八教中意具如前破。
  【科】又云二頓初心非一向異雖異而同雖同而異。
  【科】喻曰無將此異質竅他人不許漸圓即是頓頓理窮無據同異混和。
  【科】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何觀相。
  【科】答是漸頓非頓頓。
  【科】喻曰此師已執初心修觀但聞中道便謂漸圓而不曉於言偏理圓故大意云勿守語害圓誣罔聖意故經論名數或具或偏言下之旨理必周備大師以備具釋偏言故大意中云空即不空等自語相違亦如前破。
  【科】問初心起觀若捨二邊但觀中道何異通教但有中名如何初心見此但理。
  【科】便默不答。
  【科】喻曰言若有旨言勝不言言既無歸不言勝說凡修觀者須立解心解心未成輒立此觀言究理極以至無言。
  【科】又云據文須分兩種頓異初心修觀實難分別。
  【科】喻曰前云教唯有一觀則有二此中復云文雖分兩兩觀難分據茲又成文二觀一前後違反不可復論故知學宗不得輒爾此時猶可曠累多生仍使未來不逢善友。
  【科】問別教地前為登地雙亡雙照方便其義如何。
  【科】答地前雙凶登地雙照至第二地又亡又照。
  【科】喻曰非但觀門失緒亦乃文義參差既云地前以為初地亡照方便當知正亡正照合在初地如何乃云登地雙照地前雙亡具如止觀第三卷中此是讀文未周不須別破。
  【科】問何名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別修。
  【科】答頂法師誤應云四三昧是別修念佛是通修。
  【科】喻曰此師自誤推失與他今言通修者以四三昧攝一切行故曰通反以為別念佛通收諸行不徧乃是通中之一故名為別反名為通深不可也。
  【科】又云三賢十聖住果報者此兼兩教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