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高推以為果地聖境初心絕非其分益初心之人解通報化即滯染汙必須護念方能頓見清淨法身正因不知九界修惡緣了即是佛界正因故也。
  △三結成。
  是皆不出但中之義尚未能知佛界但中性具三身豈能知九界三身耶以善惡言之偏屬性善十界言之偏屬佛界真妄言之偏屬於真九識言之偏屬真常淨識四教言之偏屬別教陰等十境言之屬菩薩境。
  佛界但中性具三身者此斥他宗雖然成但中之之見只知竪論三修未知本教橫具三因一是法身二是報應況復知性具九界具足三身乎故圓人迷則俱迷佛界三身俱隱悟則俱悟九界三身俱顯。
  △四通斥二初正斥。
  未離三障四魔何名圓頓心印。
  三障四魔已如前判。
  △二重判。
  故知諸師言即指真即真非指妄即真是則合云菩提即菩提涅槃即涅槃也既非即陰而示又無修發之相徧指佛界真心一破一立若非別教緣理斷九推與何耶。
  大凡教之所以稱圓頓者貴在即愚而智即縛而脫即生而佛即凡而聖是以淨名言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寶篋云眾生即佛維摩云一切皆如悉此意也諸宗不知此意乃指真即真豈非菩提即菩提等耶。
  △三斥闇主謬破二初出計三初出所闇之本。
  又復不了性惡即佛性異名煩惱心生死色皆無佛性。
  △二出所計之宗二初相宗。
  煩惱心無佛性故相宗謂定性二乘極惡闡提不成佛。
  △二性宗。
  生死色無佛性故彼性宗謂墻壁瓦礫不成佛。
  △三出所計之旨三初出。
  須破九界煩惱生死修惡顯佛界性善佛性。
  △二破。
  故但知果地融通不了因心本具。
  △三示。
  若爾非但無情無性有情亦無何者須約真如心說唯心則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說唯色則成寂光有佛性何關有情煩惱心無情生死色耶具如金錍中說。
  相宗之人立五性宗一聲聞性三緣覺性三闡提性此三種人永不成佛故曰定性二乘極惡闡提不成佛惟許不定性菩薩性成佛謂之三無二有性宗雖勝於相又言無情惟許有法性無有佛性故云墻壁瓦礫不成佛具如荊溪大師金剛錍中說。
  △二謬破二初引他人謬破問。
  問有人云南岳天台令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義雖最圓玅然其趣入門戶次第亦只是高僧所修四禪八定諸禪行相唯達摩所傳頓同佛體今此所明何相反耶。
  此即圭峯禪師禪源詮都序語。
  △二以今宗正旨答五初斥彼謬破。
  答良由他人見今家立第六識為所觀陰境乃謂權教所詮觀第九識方同佛體如斯指斥謬之甚矣。
  圭峰言今家門戶次第者門戶是指今宗初心所觀之境即第六識心次第是今家所歷之位此圭峰但據天台三種止觀之一種便爾謬破不知今家有三種止觀一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是也二漸次止觀即禪波羅蜜是也三不定止觀即六玅門禪是也若依禪門且如所云圓頓止觀彼未夢見也此三止觀所觀事境皆依六識今記文所答一往約境而言故以六識而破之也。
  △二示今正義。
  前雖已辨今更評之若論境者唯尚近要即以第六識心以為所觀之境知玅三識未甞暫離一見一思雖唯一識未甞不以三識為觀未甞不以三識為境。
  眾生在迷故惟尚近要故止觀道者即其近要而頓示之益知七八九三種玅識未甞暫離六識見思如善求水者必即波以汲不善者則離波以求是故今家雖以六識而觀未甞不觀乎三識也。
  △三反破他說二初破他。
  若直以此心緣於佛界實相理者如用藕絲懸山徒增分別絕念無由。
  佛界境勝猶如須彌現前六識喻如藕絲。
  △二顯今。
  何者此第六識既是見思熏起能起忻厭分別作善惡因即是修惡體此修惡即是性惡是為能觀觀法復是所顯法門。
  此之六識雖是修惡之極以今家有微玅三觀體此修惡全性惡起當體即是性惡豈不即以此而為能觀玅觀即以此而為所顯法門。
  △四引祖誥證二初引。
  故荊溪云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
  △二釋。
  以由修惡即性惡故三觀十乘無惑可破無理可顯方名無作玅行乃至果上普現色身垂形九界遊戲六道全性惡起得名無謀而應。
  修惡既即性惡故無惑可破修惡既即性惡故無理可顯如此修之方名無作玅行之玅因方名無謀而應之玅果。
  △五復斥於彼。
  若也翻惡為善斷惡證善因中行成有作果上作意神通何異外道如此稱為頓同佛體三認魚目作明珠指山雞為鸞鳳雖三尺童子亦知其謬。
  △四以圓更示四初約善惡極論。
  若以性惡對乎性善約十界次第迭論者六界為惡二乘為善八界為惡菩薩為善九界為惡佛界為善此之九一乃是惡之際善之極故今所辨益就極論。
  今家論十界善惡有傳論極論今以九界為惡佛界為善乃就極論莫不直指九界之人若三惡若三善若二乘若菩薩所有修惡即是性惡性惡融通見性成佛而已。
  △二以圓別對明。
  圓人性具善惡故如君子不器善惡俱能體用不二別人不具性惡故如淳善人不能造惡為無明所牽方能造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