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如臬鼠等。晝夜。如螻蟻等。
  【□註】互相吞啖。文句四(三十四)云畜生者。多盲冥。盲冥者。無明也。強者。伏弱。飲血啖肉。怖畏百端。四解脫經稱為血途。從相啖邊為名也。
  【■記】婆沙曰。有說以盲冥故。名畜生。五道中無明多者。莫若畜生。故恃強吞弱。弱者怖畏百端。行一步。必左右瞻視也。其實畜生是刀途。經從互吞啖邊名血途。
  【□註】中品。其心劣前作已少悔。
  【■記】較地獄少劣。比餓鬼為勝。
  【□註】俱舍頌云。旁生極一中(旁生壽量。多無定限。其極長者。亦一中劫。謂難陀龍等諸大龍王。皆住一劫。能持大地)。
  【■記】即與俱舍釋論同。
  【□註】文句四(三十五)云。劫初時。皆解聖語。後飲食異謟心而語皆變。或不能語。妙樂五(三十)云諸教相中。畜生能言。皆此時也又畜生能飛空。自爾力也。
  【■記】此引畜生初皆能言也。如雜寶藏經云。佛言。過去比提醯國王。以象伏迦尸王軍。迦尸王作是念言。我今如何當得香象。摧伏比提醯王軍。時有人言。我見山中有一白香象。王聞已。即募軍言。誰能得香象者。我當重賞。時軍集眾往取彼象。象思。我若遠去。父母盲老。不如隨順。往至王所。王言。與其飲食。時象不肯飲食。上古畜生皆能人語。王問。何故不食。象答。我有父母年老眼盲。無與水草。父母不食。我云何食。又言。我欲去者。王諸兵眾。無能遮我。順王來耳。王今見聽。我去供養父母。終壽還來。王喜念言。我即人頭象。此即象頭人也。尋即放象。父母喪亡。還來王所。王欲伐彼國。象言。莫與鬥爭。聽我獨往。令彼怨敵。不敢欺侮。無能遮我。便不還者。比提醯王。聞象來至。極大歡喜。語言。即住我國。象曰。不得即住。先許彼王。當還其國。汝二國王。應除怨敵。自安其國。豈不快乎。即說偈言。得勝增長怨。負則益憂苦。不爭勝負者。其樂最第一。爾時香象。說此偈已。即便還國。從此已後。兩國和好。爾時白象王。今我身是。迦尸王者。今波斯匿王是。比提醯王者。今阿闍世王是。當知上古之畜。能人語也。

  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三之上
  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三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六菴較訂
    天台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三餓鬼道。
  三餓鬼道。梵語闍黎哆。此道亦徧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塚廟神。無福德者。居不淨處。不得飲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無量。諂誑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惡。感此道身。
  【□註】輔行二上(二十五)云。梵語闍黎哆。此翻祖父。後生云。祖父者。從初受名。又後生。亦是後生之祖父也。
  【■記】婆沙言。或有眾生。最初生彼道中。名祖父。又言。後諸眾生。生彼生處。彼相續者。亦名祖父。
  【□註】爾雅云。鬼者。歸也。尸子曰。古者名死人為歸人。又云人神曰鬼。地神曰祇。天神曰靈。又云饑餓。謂餓鬼也。恒被驅使。
  【■記】此引外書釋鬼也。夏禹王。濟江。龍負舟。舟人懼禹歎曰。吾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寄也。死。歸也。何憂龍焉。自後稱死者。為歸人也。饑餓等。婆沙論言。有說多饑渴故。彼眾生腹如山。咽如鍼孔。百千歲不聞水聲。亦未曾見。何況得觸。又言。復有說者。被驅使故。彼恒為諸天處處驅使故。亦名驅使鬼。
  【■補】鬼者。畏也。謂虗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故。
  【□註】此道亦徧諸趣。輔行三下云。此處在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有閻王界。縱廣量亦等。是根本處。亦有住閻浮提洲者。有德者。住華果樹林。無德者。居不淨處。東西二洲亦有鬼。北洲唯有威德者。諸天亦有。隨生處形。或居海渚。或在人間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獸形。
  【■記】有德住華果者。即主掌華果樹林。使不枯瘁。而受奇華茂林之樂。無德居不淨者。有二。一有力。主掌其處。二無力。偷啖糞穢。常受鞭笞。東西亦分有無威德二種。北唯威德者。彼地清淨果報故。諸天隨生處形者。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唯有威德者也。居海渚山林者。有說閻浮提西。有五百渚。兩渚間。有五百餓鬼城。其二百五十有威德者住。其二百五十無威德者住。故尼彌轉輪聖王。告御者摩多羅曰。我欲升天。汝可從是道去。使我見諸眾生。受惡善報者。爾時聖王從諸城過。見有威德者。如諸天子。天冠。天衣。食甘飲美。各各遊戲。而自娛樂。無威德者。露體無衣。以髮自覆。手執瓦器。行乞自活也。似人形獸形者。謂有正立者。有旁側者。或面如豬。或首似牛。如壁上畫像是也。已上俱準婆沙對記。
  【■補】隨生處形者。如生南洲。像南洲人形。生天。像天人形。又長阿含言。一切人民所居舍宅街巷。四衢道中。屠兒肆市。及丘塚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