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等。謂化儀無體。又謂頓等四教。古師亦用。藏等四教。起自天台。以此為化法立題。今何以從通名耶。
  【■記】此料揀從通立題。
  【■備】設問有三。一謂四教之題。的約化儀。蓋據釋籤。解秘密不定中云。且寄三法。以出其相。何者。以此頓。漸。不定。三法對秘密故。則化儀四教。文義整足。任運攝得藏通等四故也。二謂四教之題。的約化法。蓋據輔行。明判教文云。如來權巧。善達物機。頒宣藏等。以為頓等。可知藏等化法有體。頓等化儀無體故也。三謂四教之題。在天台。的約化法。蓋化儀四教。古師亦用。妙玄云。南北地師。通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華嚴為化菩薩。如日照高山。名頓教。三藏為化小乘。先教半字。名有相教。十二年後為大乘。說五時般若。乃至常住。名無相教。此等俱為漸教也。別有一經。非頓。非漸。而明佛性常住。勝鬘光明等是也。此明偏方不定教。此之三意。通途共有。惟藏等四教。天台獨創。故以化儀立題。有濫古之譏。以化法立教。有專家之美故也。今從通名何耶。
  【■補】任運者。如頓。則攝別圓。漸。則攝四教。頒宣者。謂頒布宣揚。頒宣藏等四法為漸。頒宣圓別二法為頓。頒宣藏等同聽異聞。為不定。互不相知。為秘密。故化儀無體。
  【■備】釋籤。寄頓漸顯露不定三法。以出其相者。秘密說法。其相難出。故寄三法。對秘密而夾出之。則秘密之相可知。而四教整足。妙樂云。秘密不傳。降佛以還。非所述故。因後敘出。乃可傳耳。又古師。但立不定等三種。今云四教亦用者。以顯露秘密二種。同屬不定攝也。偏方二卷解。
  【□註】答。化儀。化法。有體無體。或彼此相攝。文各有意。皆不為此立題而設。況古師所立頓等。與今不同。故妙樂以題等藏等。為天台一家判釋之綱目。今此一書。既明判釋。立題四教。豈偏屬乎。
  【■記】化法二句。牒輔行意。彼此相攝。牒籤文意。各有意者。
  【■補】籤以玄文。但舉頓漸不定。對顯秘密。故不舉藏等。輔行頒宣藏等。以為頓等。申用教意。顯教門綱格。不舉頓等。是知二文。各有攸歸。皆不為此立題設也。古立不同者。妙玄云。南北師。通用三種教相。如日照高山。名頓等。籤曰始自華嚴。終至法華。皆有頓義。顯露中。唯除鹿苑。餘部。皆有頓故。名頓教。不定。亦復如是。乃至明鹿苑初成。亦有頓義。況諸經部。
  【■記】南北諸師。通用三種。所立不定者。專指勝鬘。及金光明。今家判。味味之中皆有不定。如玄文云。一時。一說。一念中。備有不定。不同舊義。專屬二部也。是知大師。不獨創化法四教。即所定化儀。良亦迴與古殊。故妙樂云。頓等四教。是此宗判教之大綱。藏等四教。是一家釋義之綱目。今儀文。既判釋俱明。宜從通名立題矣。
  【□註】儀者。天台一家四教判釋儀式也。文末既云。自從此下。略明諸家判教儀式。顯今一書。明判。明釋在乎天台。豈可謂如來施化次第儀式耶。
  【■備】此下既明諸家判教儀式。此儀字。的指大師判釋儀式。顯然矣。此恐將今儀字。誤作如來施化儀式而釋。故辨定之。
  高麗沙門諦觀錄。
  【■記】次標人。師諱諦觀者。三諦。三觀。境智一如。乃宗圓教觀行立名也。通惠錄云。吳越。錢忠懿王。因閱永嘉集。同除四住。此處為齊句。問韶國師。師曰天台國清寺。寂師。必解此語。王。延寂師至。問之。師曰。此智者妙玄中文。時遭安史兵殘。近則會昌焚毀。教藏殘闕殆盡。今高麗闡教方盛。全書在彼。王。慨然使高麗。高麗君。勅僧諦觀。報聘天台教部。還歸中國。觀至。稟學寂公。天台教觀。至是重昌矣。觀探索大本。略出四教儀二卷。其上卷。明一家判教立義。下卷。明南北諸師宗途異計。後孤山師謂。上卷詞旨簡要。學者資之。可了一化大綱。下卷乃破斥古師。可緩。是以但行上卷也。
  【■補】統紀云。觀師製四教儀。人無知者。螺溪亡後。故篋放光。啟視之乃四教儀也。由是盛行。同除四住。解九卷。
  【□註】高麗。東夷國名。沙門。此云勤息。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故。
  【■記】眾善。不出三學。諸惡。不出三毒。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是也。
  【■備】若論圓觀。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究竟一切究竟。何善不行。何惡不息。此最上根勤息也。
  【□註】又沙門復以釋為姓者。始於晉安法師也。後。增一阿含來此土云。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皆名為釋(文)。
  【■記】此兼解沙門通稱釋也。道安云。剃髮染衣。紹釋迦種。當以釋命姓。後增一下證成。四河者。阿耨達池中。東殑伽河。入東南海。南信度河。入西南海。西縛芻河。入西北海。北徙多河。入東北海。即此土黃河之源也。四姓。一剎利。翻田主。愛民治國。王者之類。二婆羅門。翻淨行。道學居貞之類。三毗舍。即商賈種。四首陀。即農人種。西域記云。自餘雜姓。難以詳載。族姓殊者。有四流焉。又開元錄。引彌沙塞律云。汝等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