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難。言四節者。一。出三藏名之所據。即良以下等文。以通違至教失。及濫涉大乘失。謂大小乘論同立此名。故濫涉之失不在於己。若難言。智論內小乘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語。非共名也。今釋曰。智論是隨他名。成論小乘云何亦名三藏。豈隨他宗耶。即由上義。不違至教。以羅什譯經。多依智論。小乘三藏。為欲成文。二言雙舉。小乘之過。不在三藏。但責其小心耳。故訶小乘。不責所詮三藏。以上鈔文。今註有據二字。乃玉師所加。成實論亦說三藏者。蓋成實論。訶梨跋摩自記曰。諸比丘。異論種種。佛皆聽故。我今欲說三藏中實義。是三藏名之所據也。華嚴鈔又云。初對舊醫下。二明立三藏所以。四教之初。敵對舊醫之三。故須特立三藏。三又迢然不同。故無濫涉大乘。所以偏從立號。亦猶五塵皆色。而色獨得總名。故三藏雖通標總名。便為小乘別教。言舊醫者。即涅槃新醫舊醫之喻。舊醫喻外道。外道戒定慧者各有二。一邪。二正。外邪戒。謂狗牛等。正戒謂。十善。舊定邪者。九十五種所說鬼神法。或能知吉凶現神變相也。正者。即四禪。四無量。四無色。發五通也。外慧邪者。因身邊見心。發諸邪智。撥無因果等也。正者。即因身邊見。發諸世智。說有因果諸善法也。今佛說三藏教。所明戒定慧。即是新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如來所說戒者。即五種得戒。發一切律儀。無作有作。五部毗尼也。定者。即依八背捨。八九次第定等。發六神通也。慧者。即生滅四諦。破身邊見。六十二見。發真無漏。成十一智三無漏根也。此戒定慧。外道尚不聞名。況有其分。故言初對舊醫等。三事迢然不同者。謂上對舊醫。下對通別圓教。由不同故。立三藏名。即由此義。諸部多名三藏。從多立名。非不定失。通教意融三下。第三明後三不名三藏所以。即正通大無三藏失。謂大乘雖有三藏。各有融拂等義。故不立名。非無其體。言通教融三者。融至空寂故。法句經云。戒相如虗空。持者為迷倒。若學諸三昧。是動非坐禪。心隨境界流。云何名為定。無智無得。方名真智。般若無知。如智雙寂等。皆意融三也。言別教依一法性而顯三者。以一法性統之。不得迢然有別。一一法門不離法性。故論云。知法性離五欲過。隨順修尸波羅密。知法性無有亂想。隨順修禪波羅密。知法性本有智慧光明。無癡暗故。隨順修般若波羅密。言圓教三一無障礙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唯一體統之。一學之中攝三皆盡。一行尚具一切。何況三耶。所以不名下。四明不名小乘之所以。通第五難。難云。何以不名小乘。強立三藏。招而多失。故今通云。以有大乘。不得名小。三藏教中。亦有菩薩。謂是大乘。自大乘中望之。皆稱三藏小乘也。成真佛者。大乘說此斷惑成佛。是八相化身。小乘以為實成。故屬小教。故涅槃中詺執此實。以為二乘曲見。以上都依疏鈔文。條然。華嚴疏作迢然。
  【■備】八種術。指苦空等四枯四榮。五種得戒。一善來得。二見諦得。三三皈得。四八敬得。五羯磨得。十一智等。見法界初門。六度。三十四心。六卷釋。
  【□註】釋籤十(七)云。三藏通大小。何故但屬小。今明如法華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又大論中處處以三藏對衍。而辨大小。故準此文。以三藏為小。若通論者。小衍二門。俱有三藏。但是通途。非別意也。若唯通途。如何消通。法華大論。具如四教本中廣明(文)。
  【■記】論以三藏對衍。如前儀文引迦旃延子。不讀衍經等。
  【■備】四教義云。通別圓皆說戒定慧。豈非三藏教。答。通說無生戒定慧。一相無相。不同藏教別相異也。又一得不失。從勝受名也。別說恒河沙佛法。異前生滅。圓約真如實相。異藏偏淺。故不成也。
  【□註】然論別意有三。一。小乘三藏部別故。二。小乘三藏隔異故。三。小乘三藏破舊醫故。
  【■記】小乘三藏別意有三者。一。如上明四阿含等經。是修多羅藏俱舍等論。是阿毗曇藏等。部帙迢然別也。二。如上明經詮定學等。三事不同。是為三藏隔異也。三。如新醫戒定慧。對破舊醫戒定慧也。
  【□註】苑師謂。法華以小乘為能別之言。且法華大論皆羅什譯。論中既以小乘名三藏教。故至譯經二言雙舉。為成偈文。即別義也。
  【■記】此專解苑公能別之難。清涼鈔中亦言。為欲成文雙舉。蓋法華大論。皆羅什譯。論譯在先。經翻在後。論以小乘名三藏教。經意豈得不然。而乃謂之能別耶。故至法華以小乘三藏二言雙舉者。為成四字偈故。即是經別義。非以二言雙舉。對大乘三藏成能別也。
  【■備】辨訛曰。即別義三字稍泥。私謂。小乘別義。當如上三意判。
  【□註】又大論云。佛在世時。無三藏名。法華何云三藏學者。須知三藏之名。起於結集法藏者。故大論云。摩訶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集三藏。文殊尸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摩訶衍。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復次佛在世時。無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羅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羅比丘(文)。
  【■記】此更引大論判決。論謂。佛世無三藏名。則說法華時。尚無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