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毛。用倚臥也。赤而且光(文)輔行七下(二十七)云。若車內枕。休息眾行。即安心也。
  【■記】此釋經文丹枕義也。初一行。引文句正釋。妙樂下。轉釋。輔行下。會釋。意謂內枕休息。即安心也。
  △四破法徧。
  四破法徧。謂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故經云。其疾如風。
  【□註】大意七云。眾教諸門。大各有四。乃至八萬四千不同。莫不並以無生為首。今且從初。於無生門徧破諸惑。復以無生度入餘門。縱橫俱破。令識體徧(文)。
  【■記】止觀云。破法徧者。法性清淨。不合不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破非不破。何故言破。但眾生多倒。少不顛倒。破顛倒。令不顛倒。故言破法徧耳。上善巧安心。則定慧開發。不俟更破。若未相應。應用有定之慧。而盡淨之。故言破耳。又不思議境。一境一切境。一心一切心。橫豎諸法。悉趣于心。破心。一切皆破。故言徧也。謂以下。略明豎以攝橫。三觀下。點示橫豎一心不二。無惑不破。則無法不顯。遮照自在。惑破能前進。能破無頂墮。即是破法愛無明。入薩婆若海。發真速疾。名其疾如風也。言眾教諸門大各有四者。止觀文云然破法。須依門。經說不同。或文字為門。大品。四十二字是也。或觀行為門。釋論。明菩薩修三三昧。緣諸法實相是也。或智慧為門。法華。其智慧門是也。乃至八萬四千不同者。此擴充諸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塵勞。諸佛有八萬四千波羅密門是也。莫不並以無生為首者。止觀云。無生門。能通止觀。到因到果。又能顯無生。使門光揚。止觀是行。無生門是教。依教修行。通至無生法忍。因位具足。今且從初于無生門徧破諸惑者。止觀云。一無生門。從始至終。盡其源底。豎破法徧是也。以無生度入諸門者。止觀云。二歷諸法門。當門從始至終。盡其源底。橫破法徧是也。此即依餘門修此一心三觀。亦能徧破。故曰度入。縱橫俱破令識體遍者。止觀云。三橫豎不二。從始至終。盡其源底。非橫非豎破法徧也。豎則論高。橫則論廣。豎來入橫。無橫不高。橫來入豎。無豎不廣是也。
  【□註】輔行七上(六)云。今一心具三。破次第之三。故云一心三觀。破豎通塞。三觀一心能破橫者。彼橫三觀。離屬三人。並在初心。故三不合一。今以三祇是一。破彼分張之三。故云三觀一心。破橫通塞。應知一心三觀。與三觀一心。言互理同。為破橫豎。翻對而說(文)。
  【■記】此引輔行。以交互發明橫豎通塞。初以破次第豎通塞。以一心三觀者。見思分段生死為塞。從假入空觀為通。無知方便生死為塞。從空入假觀為通。無明因緣生死等為塞。中道正觀為通。別人次第修破。名豎通塞。問。此三塞法。破所當然。通法亦必破者。何耶。答。此三通法。修之雖能破於三惑。乃是次第三通。若校一心。通猶成塞。故豎通漸入。雖屬一人。前後次第。三時各異。以各異故。故非一心。故今以一心三觀。破豎通塞也。次二行半。以三觀一心。破分張之三橫通塞者。苦集為塞。道滅為通。無明十二緣為塞。無明滅為通。六蔽覆心為塞。六度為通。此通亦須破者。以三觀破三惑。雖本是通。既離屬三人。而不知三觀一心。則通又成塞。今以三觀一心破之也。應知下。勸辭。意謂一心三觀。三觀一心。此二語者。為破橫豎。彼此交互而顯。理宜意會可耳。
  【□註】八正道中行。速疾到薩婆若。故云其疾如風。
  【■記】此以一心三觀。收功速疾。從因至果。在八正道中行也。
  △五識通塞。
  五識通塞。謂苦。集。十二因緣。六蔽。塵沙。無明。為塞。道。滅。滅因緣智。六度。一心三觀。為通。若通須護。有塞須破。於通起塞。能破如所破。節節檢校。名識通塞。經云。安置丹枕(車外枕)。
  【■記】五識通塞者。謂苦乃集家之果。集乃苦家之因。因果相牽。是生死因。名塞。此塞須破。十二因緣。如十二重城。緄定行不能進。六蔽。蔽行人之心性。塵沙。障行人之道眼。無明。翳法性之妙理。為塞。道乃滅家之因。滅乃道家之果。因果相通。則能至乎寶所。滅因緣智。則能明心見性。六度。度生死此岸。到彼涅槃彼岸。一心三觀。破見思塵沙無明為通。若通須護。有塞須破。於道滅中。而生執著。名為塞。此塞須破。于通起塞。能破如所破。節節檢校。名識通塞。
  【□註】大意七云。雖知生死煩惱為塞。菩提涅槃為通。復應須識于通起塞。此塞須破。於塞得通。此通須護。如將為賊。此賊豈存。若賊為將。此將豈破。節節檢校。無令生著。著故名塞。破塞存通。非唯一轍。有心皆爾。念念常須檢校通塞(文)。
  【■記】此釋識通塞也。初一行。縱其已知橫豎通塞。次三行。示須識於通起塞。如止觀云。若同外道愛著觀空智慧。宜以四句徧破。能破如所破。令眾塞得通。若不執著觀空智慧。則能破不如所破。但去塞存通。如除膜養珠。破賊護將。將若為賊。此賊亦破。賊若為將。此將亦護。如是展轉將皆為賊。節節破之。故大意中。但舉徧破也。輔行云。一者通途通塞。以所破為塞。能破為通。二者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