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兩句。標示。次四行。釋總安心。輔行云。初總安中。只是止觀先重明法體為所安。法體者何。即妙境也。若知煩惱生死本性清淨名寂者。此釋能安之寂。即止觀文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水。變作堅氷。又如睡來。變作有夢。今當體諸煩惱。即是法性。不一不異。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只指妄想。即是法性。以法性繫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無不法性時。體達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還元返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如此止時。一切流轉皆止也。本性如空為照者。此釋能安之照。止觀云。觀者。謂觀察無明之心。上等法性。本來皆空。下等一切善惡妄想。皆如虗空。無二無別。乃至云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為觀也。此煩惱生死復名法界者。此明止觀體一。釋所安法界。別無有體。即以前來所體以觀。復名法界也。用是能安之寂照者。雖云寂照。其體無別。止觀所謂止秪是智。智秪是止。不動止。是不動智。不動智。是不動止。輔行釋云。不二而二。寂照無殊也。即此法界體用互顯等者。雙明止觀同照法性。法性本具寂照之用。故能從體明顯用。寂照不離法性之體。故以寂照為能安。而正於法性也。如云不動智照於法性。即觀智得安。亦是止安。不動於法性相應。即止安。亦是觀安。無二無別也。次五行。釋別安心。先行半。明別安之由。先敘別意。謂雖以法性安之。彌暗。對觀言也。彌散。對止言也。良由無始已來。習性不同。或習聞法。或習坐禪。或習止。習觀。種種不同。故今以四悉。遂其所願。逐而安之也。即止觀云。夫心神冥昧。梭利恍惚。梭。疾也。汩起汩滅。難可執持。倐去倐來。不易關禁。雖復止之。馳疾颺炎。雖復觀之。暗逾漆墨。加功苦至。散惑倍隆。敵強力弱。鷸蚌相枙。既不得進。又不可退。當殉命奉道。薦以肌骨。誓巧安心。方便迴轉。令得相應。成觀行位也。謂宜下。標起四悉止觀之相。如止觀化他文中。有八翻為信行人。隨四悉檀說止觀安心。有八翻為法行人隨四悉檀說止觀安心。輔行云。四悉信法止觀之相。為後來者作化他說法式也。宜聽宜思者。即信行法行之不同也。止觀云。自見法少。憑聞力多。後須聞法得悟。名信行。憑聞力少。自見法多。後須思惟得悟。名法行。遠討源由。久劫聽學。久劫坐禪。得有信法種子。世世重習。則成根性。各於聞思開悟耳。師應問云。汝於定慧。為志何等。若言我聞佛說。善知識者。如月形光。漸漸圓著。又如梯[柷-口+登]。漸漸增高。巧說轉人心。得道全因緣。志欣渴領。如犢逐母。當知即是信行人也。若言我聞佛說。譬如明鏡。其體不動。色像分明。水淨無波。魚石自現。欣捨惡覺。如棄重擔。當知即是法行人也。法行則宜思。信行則宜聽也。宜寂宜照者。即止觀云。或隨便宜。以止安心。或隨便宜。以觀安心是也。以上是為人悉檀。隨樂等。是三悉檀。即止觀云。或隨樂欲。以止安心。或隨樂欲。以觀安心。或隨對治。以止以觀安心。或隨第一義。以止以觀安心。是知逐其根性。於一人所。則有八翻安心。信行法行。合十六翻安心也。何以故下。是總徵。具用四悉所以。如文可見。次五句釋宜寂照。文中具有世界。生善。破惡。入理。可知。次二句。釋宜聞思。或聞思而迴轉者。止觀自行文云。眾生心行不定。或須臾而鈍。或須臾而利。任運自爾。非關根轉。亦不數習。或作觀不徹。因聽師悟。或久聽不解。暫思即決。是故更論轉根安心。若法行轉為信行。逐其根轉。用八翻悉檀而授安心。若信行轉成法行。亦逐根轉。用八翻安心。得此深意廣略自在說之。轉不轉。合有三十二安心也。又四轉中云。若法行心轉成信行。信行轉為法行。皆隨其所宜巧鑽研之。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有三十二。合六十四安心也。聞思相資者。若法多信少。名信資法。信多法少。名法資信。既云相資。乃是信法二行俱有益也。如止觀云。信法不孤立。須聞思相資。謂法行則以聞資思。信行則以思資聞也。就相資中。復論轉不轉。亦有三十二安心也。化他相資。亦有三十二。合六十四。并前合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止觀文云。止若離三諦。無安心處。若離止觀。無安心法。若安心於諦。一句即是。如其不安。巧有方便令心得安耳。又以次第三觀。顯不次三觀。各有一百二十八。則有五百一十二翻論止觀安心也。末二句。結略勸尋廣文。今文下。是結指之辭。
  【□註】安置丹枕者。文句五(二十七)云。若車內枕者。休息身首。譬一行三昧。息一切智一切行也。
  【■補】此以一行三昧。發明安置丹枕義也。言一行者。謂直緣法性也。止觀云。但繫緣法界一念。法界繫緣是止。一念是觀。以雖繫雖念。不出法界。雖止雖觀。寂照同時。云一行也。
  【□註】丹。即赤光。譬無分別法也。妙樂六(二十四)云。智首行身。三昧如枕。所息得理。法理而然。赤光等者。無他法間。名無分別。以光譬智。故云智光。朱正紫間。故以赤表無雜之光。南山注經音云。西方無木枕。皆以赤皮。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