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覺一切法中道無相。名入法界無量。
  【■記】謂菩薩覺悟一切。皆中道無相。一法既圓。萬法俱寂。名入法界無量。
  【■補】前曰一合相。以理為總。今謂一切法中道。以事為總。一切法者。即十法界依正假實色心法也。此諸事法。全理而成。具一切造。一切即中道無相。中道即法界。十向菩薩修圓中觀。圓融之理。相似而顯。故覺一切法。皆中道無相法界。名入法界無量也。
  (伏無明。習中觀)。
  【□註】伏無明習中觀者。集解云。空假之心。既已滿足正修中道第一義觀。無明不起。忍伏故也。
  【■記】此釋伏惑修中之力也。此位是解行終心。麤惑已融。似中慧淨。斷界外下品塵沙。伏無明之忍轉強。相似之中道也。
  △二附釋種性。
  亦名道種性。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餘土。(以上三十位。為三賢。亦名內凡。從八住至此。為行不退位)。
  【□註】道種性者。始正修中。故名道。能生佛果。故名種。行四百由旬者。約生死處。加方便土。約煩惱。加塵沙。約觀智。加假觀。以此增前為四百也。方便有餘土者。觀經疏五云。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曰有餘。
  【■記】妙宗鈔云。修方便道者。九種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通三。別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別向圓信。所修雖實。猶居似道。判為方便。不生分段。蓋除四住。約此修斷。名方便。斷通餘別。為有餘也。
  【□註】行不退者。化他行滿無退轉也。前七住還斷惑證空。名位不退。後初地去。名念不退。中道正念二邊莫動。
  【■記】此明行不退也。以此十位之大士。以其正修中觀。相似見中道理。了知自他不二。因果一致。理事圓融。所以不著於自。而回向於他。不著於因。而回向於果。不著於事。而回向於理。故能化他行滿。而無退轉也。前七住下。言不能稱為行不退位。後初地下。言其位超勝。亦不稱之為行不退位。唯八住至此。共二十三人。俱得稱為不退位也。
  △二聖二。初明因二。初十地。
  次明十地者。
  【□註】四教義四(八)云。此十通言地者。一能生佛智。住持不動。二能與無緣大悲。荷負一切。故名為地也(文)。
  【■記】此言所以得地之功能也。初儀文一句。標徵。註文。是引文發明。言地有二義。一能生。二能持。瓔珞經云。地名為持。能持百萬阿僧祇功德故。亦名為生。能生一切因果故。論云。生成佛智住持故也。
  一歡喜。(從此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乃至等覺。俱名聖種性)此是見道位。又無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礙土。初入實所。
  【■補】大經云。菩薩聖行滿足。即住無所畏地。即是初地菩薩。離五怖畏。謂無死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無惡名畏。無大眾威德畏。若言不畏貪欲恚癡。此內無三毒。外無八風。則無惡名畏。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惡道畏。若言不畏沙門。婆羅門。即無大眾畏。見中道無二死。即無死畏也。法身常命已顯。即無不活畏。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實性。實性即佛性。佛性既顯。有感即應。故能百界現生。利益眾生也。又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十五有報。名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即佛性顯也。
  【□註】捨凡入聖。四魔不動。到有無邊。平等雙照。名歡喜地。
  【■記】謂此菩薩。既離凡入聖。能轉魔界成佛界。四魔莫能動也。有邊萬法齊彰。無邊。一塵不立。照有不乖無。照無不乖有。有無二邊。平等雙照。居然中道第一義天。是則前未到而今到。甯不歡喜乎。
  【■補】四魔不動者。分破無明。不為煩惱所動。分證法身。不為陰魔所動。分得常住。不為死魔所動。百界作佛。不為天魔所動。
  【□註】從此用中道觀者。四教義四(七)云。從此見佛性。發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證無作四諦。一實平等。法界圓融(文)。
  【■記】止觀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此謂無作四諦。一實圓融也。
  【□註】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者。無明。乃是障中道之別惑。無明分破。中道分顯。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故稱德。應知初地所破無明。細分三品。中上雖破。猶在迴向後心。至三品盡。方入初地。
  【■記】無明翳乎法性。是障中別惑也。三德。如金光明玄義云。法名可軌。諸佛軌之成佛。經云。諸佛所師法也。身者聚也。一法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身。經云。我身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是也。般若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覺了三諦之法也。於諸法無染無住名解脫。此三皆言德者。皆有常樂我淨四德也。謂法身無二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為我。身口意三清淨為淨。般若任運具四德。如智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