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梵眾天處。由於先世慣習勢方。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彼處沒。生色究竟。於梵眾天。最初處沒。生色究竟。最後天中。頓越中間。是全超義。言半超者。從彼漸次生五淨居。即無煩天等。乃至中間能越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僻見處故。一導師故。言遍沒者。從彼漸次。於一切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沒。無不還者。於已生處。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勝進。非等劣故。即由此故。不還義滿。必不還生。曾生處故。尚不生本處。況有生於下應知此謂。二上流中。由有雜修。靜慮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餘於靜慮無雜修。即樂定不兼事而修者。能往有頂。方般涅槃。謂彼先無雜修靜慮。由於諸定。愛味為緣。此沒遍生色界諸處。唯不能往五淨居天。色界命終於。三無色次第生已。復生有頂。方般涅槃。二上流中。前是觀行。指有雜修。後是止行。指無雜修。樂慧樂定。有差別故。二上流者。於下地中。得般涅槃。見不違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者。由此過彼無行處故。如預流者。極七返生。此五。名行色界者。若行無色界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由生般涅槃有差別故。此并前五。成六不還。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能般涅槃。名現般。并前六為七也。
  (輔行六上析玄具釋。論頌七種。先色次無色。後欲般。今圖順三界次第)。
  【■記】此段小註指文釋頌。如輔行云。一。中般。謂欲界沒。於色中陰。而般涅槃。二生般。生色界已。而般涅槃。三。有行。生色界已。長時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無速進道。四。無行。生色界已。不經久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進。二道俱無。五。上流。於色界中。要轉經於四禪天處。方般涅槃。上流又二。一。雜修。即樂慧是。二。無雜修。即樂定是。有雜修者。往色究竟。無雜修者。往於有頂。頌中餘字。是不雜修。又有三種。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禪中。已遍雜修。遇緣退失。從梵眾沒。生色究竟。中間盡越。名為全超。二者。半超。梵眾沒已。中間漸受十四天處。或超一二。乃至十三。後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半超。非全超故。通受半名。全不能超。名為遍沒。無雜修者。生無色界。唯不能生。五淨居天。從廣果沒。生三無色。後生有頂。方般涅槃。故此那含。縱生無色。猶屬色攝。若欲界沒生無色。即無色攝。析玄釋者。未詳。論頌下。明從列三界次序。今圖稍別。
  
  【■記】雜修者。以其有時。修初禪慧。或有時修四禪慧。交互修故。乃樂慧根性也。問。上流雜修何法。答。修夾熏禪。初以一念無漏。一念有漏。又一念無漏。以前後二念無漏。熏此一念有漏。共有三念。以為根本。第二翻以前三念為加行。更引起三念。則有六念。乃至第五色究竟天。則有十五心。由此有漏無漏間雜而修。名為雜修。亦名夾熏禪。不雜修者。不生五淨居也。以雜修者。修此夾熏禪故。故能生于淨居天中。不雜修者。不修此禪。是故不生。既無其因。云何有果。非唯全超。半超者不生。即遍沒者。亦不生也。雖往非想無色。只是色般根性者。輔行云。無雜修者。生無色界。唯不能生五淨居。從廣果沒。生三無色。復生有頂。方般涅槃。此猶屬色般攝也。
  【■備】辨訛曰。雖言遍沒。不必遍生。以有可生之道。令人厭離。且作是說。但是具歷四禪。即可云遍沒也。故大經明上流中。若受二身。名利根。受四身。名鈍根也。
  【□註】大論七種名同俱舍。列次小異。如下圖示。俱舍論云。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并前五。成六不還。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欲界惑盡。現般涅槃。并前六為七。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禪中。已徧雜修。即可生於色究竟天。蓋由遇緣退失。故生梵眾。須從梵眾沒已。然後生于色究竟天。中間盡越。故名全超。
  【■補】謂此人以初禪愛味為緣。故命終生梵眾。又由先世慣習勢力能雜修第四禪。所以從梵眾沒。生色究竟。名全超也。
  【■備】集註問答。問。退失反得全超何耶。答。準俱舍意。以遇違緣退失。則生畏懼。起大加行。況在欲界先已徧修。故得全超。不退者。不爾。故但半超。及徧沒也。
  【□註】半超(者。謂自)梵眾沒已。中間漸受(梵輔。小光等不定。於此)十四天中。或超一二。乃至十三。後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半超。非全超故。通受半名。
  【■補】色界共十八天。梵眾。乃最初沒處。色究竟。乃最後生天。中間大梵。我慢。無想。外道。此二天。聖人不生。故言十四。於此中若超一天者。即超梵輔。超二天者。即梵輔少光。乃至十三者。即超至善見。若至十四。即是全超。故不論也。可見十四天中。如有一天不超。皆名半超也。
  【□註】徧沒。全不能超。名為徧沒。色界徧沒。即十六天。大梵。是天主我慢。無想。是外道所居。聖者不生此二天也。
  【■備】華嚴大梵天王。寄配十地。此言聖者不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