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本斷九品。今名三向。若七八品。得名二果。斷六品等。名二果向。斷五四等。但名初果。(文)須抑退者。意令此人。此生必定起無漏聖道故。文出俱舍。
  【■記】此釋本斷超名也。輔行下。引文釋明本斷超之義。須抑退者下。出其抑退一位。所以意明抑之者。實進之也。文出俱舍者。陳本第十七卷頌云。利鈍根二人。于中信法行。若已滅修惑。于初果道向。乃至滅五品。向二滅九前。離欲上色界。則向第三果。
  【■補】次斷與斷超何異。以次斷之人。斷見惑。得初果已後。次第進果。次第斷惑。三緣具足。論家家種子。斷超之人。在凡夫時。見思全伏。至十六心滿。超果不定。
  【■備】有師標云。既得非想定。何故但斷下八地思。不斷非想地思耶。以內弟子得其地定。即破其地惑。外道先得其定。未破其惑。故雖得無想。止破下地思也。又辨訛曰。此節文。雖出輔行。然違俱舍。當知論中未起勝進道。名住果非向。不論超證次斷。悉皆十五心名向。十六心名果。縱斷上地七十一品。十六心時。但名阿那含果。以未起勝進道故。是以止觀超次斷辨。則次斷名向。超斷不名向也。問。若住果不名為向。則輔行若本斷九。今名三向。斷六品等。名二果向。云何通。答。此是荊溪約抑退意立名。俱舍婆沙。無此名目。讀者幸勿以辭害意。私謂。止觀超次對辨。專指小超。其判本斷超中。有隨以世智斷之多少句。則三向二向已含於中。故荊溪約意分判耳。
  【□註】小超者。止觀六(九)云。若凡夫地未得禪。十六心滿。超能兼除欲惑諸品。或三兩品。(輔行云。應云三四。或恐文誤。或婆沙不同)即是家家一種子等。即是小超。(文)及前文云。超斷至五品。名家家。乃至八品。名一種子(文)。
  【■記】此重引止觀超斷。以釋少超。前文即上所引釋少超之前文。
  【■補】止觀中家家種子在前。故曰前文。會本六上(二十)如超次對辨後明小超。故下言下文。會本六上(四十)玉師。因宋代諸師錯執止觀中。小超與次斷對辨之文。將謂小超一類。只能超至一種子。故註家引輔行力辨小超。其類非一。亦有至無學果也。
  【□註】輔行六上釋云。今文中言超斷者只是下文小超之人(此定止觀超斷屬小超也)。
  【■記】此引輔行釋明重引止觀之文。而有三節。此一節會超斷是小超。今文。即今重引止觀之文。下文。即指上所引止觀正釋小超。若凡地未得禪等文。以其在下。故指為下文。所以引輔行釋者。即釋超斷至五品名家家。乃至八品。名一種子之文。今文中言超斷者。即是下文明四超中小超之人也。下文者。以止觀中明超斷之文在前。小超之文在後故也。
  【□註】本在凡地。未得色定。或修欲定。欲惑未斷。此人至十六心超斷五品。名為家家。此之五品。同四品故(此文別釋小超中斷五品惑論家家者。一種人也。不可據此之文。通定小超之人皆未得色定。如止觀云。若凡地未得禪。若已得禪。豈止三向。蓋小超人。其類非一)。
  【■記】此一節文。輔行別釋小超中論家家。
  【■備】五六共潤一生。故超斷五品。退一位同四品也。
  【□註】隨其本斷品之多少。而得名為家家種子。及以無學向果等名(此文通釋少超。超果不定。蓋止觀文。明小超人至一種子義猶未盡。故此點云。隨其本斷等也。蓋隨其小超本位斷惑。品數多少。則斷五品名家家。多則乃至極果。則知小超。不可惟局三果向也故止觀云十六心後。即有一念超果至那含。或超至羅漢)。
  【■記】此引輔行通釋小超超果不定意也。文中示其超果不定。推知不局三向。故止觀下。證明超果不定也。
  【■備】辨訛曰。此引止觀文未恰。當知此論小超。在十六心中。隨斷惑品多少論。不在十六心後。不可將十六心後答超斷思惑之文。來證十六心中也。私謂。此等超果之人。似應攝歸小超。否則遺漏。存俟後定。
  【□註】問。小超若超至四果者。止觀何故但云。若凡地未得禪。超能兼除欲惑諸品。
  【■補】除欲惑諸品。不過二三果而已。何能至四果耶。
  【□註】答。此據小超中未得色定者而言。故云若凡地未得禪。超能兼除欲惑諸品。若之為言。乃不定之辭也。況諸品之言。豈惟八品。故下即云。一種子等。
  【■記】此料簡小超有四番問答。問中舉止觀何故釋小超。只言超能兼除欲惑諸品。意明兼除欲惑諸品。但可名小超為家家。或種子。及三向而已。不得超名無學向果也。答中先約未得色定小超。以釋止觀之文。次以二意。釋推其辭。以明超得無學向果。先以不定之辭釋若字。意明若得色無色定者。則能超至無學向果。次以不一之義釋諸字。意明兼除多品者。則能超至無學向果也。
  【□註】問。或謂小超只至三向。乃判輔行隨其本斷品之多少。謂雙點超次而得。名為家家種子。乃別點小超。及以無學向果等名。乃別點次斷。如此可乎。答。止觀雖超次對辨。輔行唯指小超。如云今文中言超斷者。即是下文小超之人。乃至云此之五品。同四品故。隨其本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