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別則六穢四淨。
  此言十界當分也。
  通則十通淨穢。
  此言十界互具也如章安問十界互相有為因為果答俱相有因果隔難顯因通易知如慈童女以地獄界發佛心等他釋十界相望地獄唯穢佛界唯淨中八展轉望下為淨望上為穢既互有淨穢故名為通其實八通總舉言十故知通義方是今文染淨意也則唯佛界名淨九俱通染今謂若如是者祇合云別則九穢一淨通則十通淨穢以謂染淨與淨穢同故反顯別義方是今意也應知染淨從迷悟體用而言淨穢約凡聖界如而辨在迷以無明為體造九為用則淨穢界如皆悉染也在悟以法性為體造十為用則淨穢界如皆悉淨也。
  故知剎那染體悉淨。
  既了十通淨穢故知剎那無明染體悉同聖人法性淨體以法性任運具十界故言剎那者舉至促之念也如止觀云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三千未顯驗體仍迷。
  見思未破偏得迷名爾雅云仍因也。
  故相似位成六根徧照。
  七信已上肉眼具五眼故即能遍照十界乃至意根亦爾問身根如何遍照答十界色像皆身中現又以普現三昧而化十界即其相也當知六根徧照即因果具十之義彰矣章安謂因通果隔者蓋約前三即為言耳。
  照分十界各具灼然。
  照既似真十必成百界兼假實任運三千請觀各具灼然以驗十通淨穢。
  豈六根淨人謂十定十。
  以法師功德品文未委示十界互具之相恐人定謂故此釋之。
  分真垂迹十界亦然。
  相似徧照猶屬緣修初住已上真修體顯證法身之本垂十界之迹名不思議應也。
  乃至果成等彼百界。
  妙覺果成無別所顯只是與彼理體百界究竟齊等他本作乃由果成者誤釋者云由分證佛果故能於百世界八相成道今謂百界縱爾等彼如何豈不以前文云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故約相似已來明乎體顯故知等彼須指前文況似位中云照分十界各具灼然斯亦照前百界之相耳又下文云三法只是證彼理三百界成道諒非此意。
  故須初心而遮而照。
  所顯百界雖推上位能顯三觀要在初心。
  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
  三千是權空中是實即法華諸法實相也實相必諸法故云恒具諸法必實相故云法爾蓋顯三觀同時也問一家圓教二諦多以空假為俗中道為真何故權實復以假法為權空中為實答真俗約中邊而辨權實約事理而分當知空者若望中道中既絕待空猶對假故屬俗諦若望權法權是建立法空須泯亡故屬實相然則不思議空體即中道以其名義涉於修成是故同俗也。
  終日雙亡終日雙照。
  此復亡前遮照照前遮照亦顯同時故云終日如文句云非空假中照空假中又如止觀云非三而三三而不三複疎成妙其例非一。
  不動此念徧應無方。
  此念之體廓周十界徹三際果上徧應何莫由斯易曰神無方而易無體[泳-永+韓]康伯曰不可以一方一體明也。
  隨感而施淨穢斯泯。
  施應由照泯相由遮。
  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
  空中二觀不獨亡於所造之法抑亦轉於能造之體何者無明非空中不轉法性非空中不顯非但無明法性體性不二空中二觀即無明是自非即惑成智何由轉染為淨問圓破無明只應中道何用於空答空是中觀之用中是空觀之體空無中道未異偏真中道不空安能蕩相是故諸文所說中觀觀無明顯生法二空者良由此也問假觀何不轉染為淨答假破塵沙塵沙障事事屬化他非自行迷理之惑其實三觀修在一心今就別論是故唯二。
  由了染淨空中自亡。
  斷德為了智德為亡前明亡相則云淨穢後明轉義乃言染淨若謂同者那反其文。
  此以因果不二門成。
  因觀染體果獲淨用但前屬自行此攝化他也。
  六依正不二門者已證遮那一體不二。
  法身所住名常寂光法身非陰入之形寂光無莊嚴之相淨名疏云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身土者一法二義今舉遮那身必兼土故曰一體不二況毗盧遮那遍一切處當知一切諸法無非佛法金錍云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體不二又此義焉。
  良由無始一念三千。
  等彼百界。
  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
  大論立三種世間謂眾生住處五陰也眾生世間即於五陰實法之中假立名字妄生宰主十界凡聖無不依此三種世間造十如是法。
  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
  遮那身土如鏡如器三千依正如像如飯鏡器常一故無能所像飯常異故云宛然。
  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有不二依正之相。
  舉此三位者即同前文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所言相者即佛法界如是相也。
  故使自他因果相攝。
  自心因果及生佛因果常無間然。
  但眾生在理果雖未辨一切莫非遮那妙境。
  問此與前文理性等已有不二依正之相何別答前一向明理具今徧指事造即是妙境如金錍云眾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
  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眾生理性非局而局。
  法體非遍約證云遍理性非局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