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

等地妙覺
  發隱曰。地者。住持佛智。荷負眾生。名地。等覺者有二義。一云與佛無間。一云猶去一等。今兼之。言雖齊等。未極於妙。猶稍隔一等也。妙覺者。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也。

  三九往生篇
  三輩往生

  大阿彌陀經曰。佛言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有至心欲生阿彌陀佛剎者。別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心無貪慕。持守經戒。行六波羅蜜。修菩薩業。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脩諸功德。是人則於夢中見佛。及諸菩薩聲聞。其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迎致。即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為不退轉地菩薩。智慧威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於空中。去佛所為近。是為上輩生者。其中輩者。雖不能往作沙門。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語。深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此佛隨力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其剎。命欲終時。佛亦化現其身。光明相好。與諸大眾在其人前。即得往生。亦住不退轉地。功德智慧。次於上輩生者。其下輩者。不能作諸功德。不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每日十聲念佛。願生其剎。命欲終時。亦夢見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寶宮宇。惟在於地。去佛所為遠。功德智慧。又次於中輩生者。
  考證 蓮師疏云。王氏大本。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

  九品往生(詳見觀無量壽佛經)

  讚佛偈有云。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上品上生(大智律師元照頌)
  三心圓發  諦理深明  金臺隨往  即證無生
  上品中生
  達諸法空  了無驚動  有願即生  不必讀誦
  上品下生
  但發道心  未窮妙理  到彼開明  獲菩提記
  中品上生
  諸戒久持  往生如願  聞說苦空  得阿羅漢
  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  奉戒願求  蓮開見佛  即預聖流
  中品下生
  孝友仁慈  知識開悟  遇二菩薩  聞法得度
  下品上生
  平生積惡  死遇良師  一稱佛號  生寶蓮池
  下品中生
  毀戒業深  獄火俱至  聞法回心  眾聖迎去
  下品下生
  十惡五逆  臨終苦逼  教稱十念  蓮華金色
  攷證

三輩九品
  鈔云。三輩九品。以心分事理。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九品者。觀經所云上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孤山謂大本三輩。止齊觀經六品。以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也。靈芝判三輩止對上品。諸說稍異。草庵輔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行因。孤山靈芝唯約行因。則齊中上。取義各不同耳。剋實而論。則煩惱不異菩提。三九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三心
  見上品上生觀章。

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曰。逆惡得生者。觀經疏云。以念佛除滅罪障故。佘詳之有三義。一者雖以少時心力。而其力猛利。是心勇決。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犍人也。二者亦是宿種今熟。以宿善業強故。臨終得遇知識。十念功成也。三者若非宿種則其念佛之時。必有重悔。故永明曰。善惡無定。因緣體空。迹有升沉。事分優劣。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爝火微光。爇萬仞之[卄/積]草○龍舒淨土文曰。下品往生者。譬如紩石雖重。賴舟舡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賴舟舡。江不可渡。盖謂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不善。一日招安。遂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惡者。亦復如是。切勿疑也。有罪惡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見佛得道。還度一切冤親之心。則無不生也。

  往生勝相篇

  見往生集。各舉二三事以例其餘耳。非曰止於此也。
  (還)謹按阿彌陀佛願後之偈。則佛之所度者。豈特三輩九品而已哉。但恐世人障重惑深。不願往生耳。若肯至心發願。黽勉精脩。則是篇不為虗文矣。今略開十相。而以往跡證之。庶乎觀者知所迴向云。

  標名金地

  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