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量也。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眾苦諸樂
  疏云。眾苦者。諸經論開。有三苦八苦一十苦。又約二種生死。則變易亦苦。況其餘者。以苦事非一。故曰眾苦也。諸樂者。如經所陳。二種清淨莊嚴。亦以樂事非一。故曰諸樂也。

七重欄楯
  疏云。欄楯圍於樹外。羅網覆於樹上。重重相間。其數有七也。鈔云。橫曰欄。直曰楯。

四寶
  疏云。七寶前四也。

八功德水
  疏云。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輭。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饑渴。八長養諸根。具八種功德。利益眾生也。

上有樓閣
  觀經云。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大本云。其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莊嚴。自然化成者也。又大本云。是諸樓閣。有隨意高大。浮於空中若雲氣者。有不能隨意高大。止在地上者。以求道時。德有厚薄所致。

池中蓮華
  青色者。名優鉢羅華。黃色者。名拘勿頭華。赤色者。名波羅摩華。白色者。名芬陀利華。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則非止四色。一一蓮華。團圍正等十二由旬。非止如車輪也。大本云。隨機所見。優劣不同耳。

晝夜六時
  鈔云。此土日月循環。遶須彌而分晝夜。彼國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晝夜無辨。唯以花開鳥鳴而為晝。花合鳥棲而為夜也。

曼陀羅華
  疏云。此天華名也。此云適意。亦名白華。

舍利
  此云春鶯。亦云鶖鷺。

迦陵頻伽
  此云妙音。出雪山。在殼時。其音已超眾鳥。

共命
  鈔云。雪山有二頭鳥。一曰迦婁嗏。一云優波迦婁嗏。是也。今刻繪作人身二首。恐非。

和雅音
  鈔云。和則聽者躁心什。雅則聽者欲心平。由瑟缺於和。鄭聲背於雅。鳥兼二美。

五根
  疏云。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故名為根。

五力
  疏云。即前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故名為力。

七菩提分
  疏云。即七覺支。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七念者。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念念調和。使中適故。

八聖道分
  疏云。亦名八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光明無量
  疏云。光明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復有二義。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復有二義。一是萬德所成。一是本願所致。鈔云。十方諸佛頂中光明。有照一里二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里者。有照一世界。二世界。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世界者。唯阿彌陀佛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窮盡。故號無量光佛。疏云。大本及觀經題。皆止云無量壽。不言光者。何義。盖以金光金體。不相離故。言壽。則光在其中矣。

成佛十劫
  鈔云。今依唐譯云。十大劫亦應無量。如法華中。眾疑世尊成佛未久。云何曠劫菩薩。是所教化。佛言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劫。則彌陀成佛。其可量乎。

阿[鞥-合+(白-日+田)]跋致
  此云不退轉。又云阿唯越致。法華經云。是諸菩薩。皆阿唯越致。轉不退法輪。

一生補處
  疏云。補處者。止此一生。次補佛位。即等覺菩薩也。鈔云。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捨身受身。千生萬生。未有窮已。乃至證三果者。猶尚有生。阿羅漢地。方斷後有。不得成佛。今此唯餘一生。次即補佛。前如護明。後如慈氏。

善根福德
  疏云。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為生彼國之大因緣也。問。以持名為多善根福德。此經之外。別有證據否。答。歷歷可證。善根者。如大悲經。大莊嚴經論。華嚴第十四回向。皆以稱名為善根。而今經持名。正回向無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證福德者。如大品般若經。稱揚諸佛功德經。增一阿含經。及智論。皆以持名為福德之明證也。亦有二義。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纔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又引寶積十九經。雙顯持名為多善多福之明證。諸經皆以文長不述。當於彌陀經疏鈔考之。

一心不亂
  疏云。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為一經中之要旨。詳後念佛持法中考證○疏云。一心不亂下。有加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義不安。盖上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更著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復。不成文義故。

我見是利
  鈔云。此土修行。多劫升沉。不能解脫。今以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