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蓮社釋疑論)

  或問。破戒之人可容入社否。師云。社中之友不求無過。唯求改過。若求無過。孰無過焉。古云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多是破戒者。自思我等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世尊則精勤改過。成佛已經多劫。我等無慚無愧。略無改過之心。乃爾輪轉三塗。出入生死。恒受苦惱。無由解脫。故我今者立社。唯求知識痛為救正。改過為先。入社之後行無所改。然後擯之。三昧海經云。佛為父王說。昔有四比。丘犯律為恥。將無所怙。忽聞空中聲曰。汝之所犯謂無救者不然也。空王如來雖復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觀寶相眉間白毫。比丘隨之泣淚言曰。佛像尚爾。況佛真容乎。舉身投地如大山崩。今於四方皆成正覺。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是四改過比丘已成佛矣。今我社中豈有改過人不容入者。古云過則勿憚改。又曰惡人齋戒可祀上帝。我第憂不能改爾。破戒何疑。
  (還)謹按持戒篇。嚴以立法。改過論恕以待人。盖法不嚴則忘其警懼之心。待不恕則絕其自新之路。二者兼之。佛道之所以為慈悲乎。而人之終於暴棄者。吾未如之何也已。

  十業自考圖

  甞謂修行者。當以齋戒為首務。今人或能持齋。而不能持戒。何也。盖持齋雖難。而持戒尤難。如身口意十業。又為諸戒之首。故立自考之法。然自考者。須於每釋迦佛前。以晝之所為。焚香白之而後可。何以故。倘有違犯。慚愧曷勝。惕勵戰兢。臨深履薄。則惡日消而善日長。故自考有益。苟或不然。肆行無忌。非僻自甘。慚愧不生。悔心沉沒。則善日消而惡日長。雖自考亦為徒矣。然則淨業之士。志於考戒者。可不知所先務哉。柰何今之修行者。不唯不知持戒之有法。抑且不知何戒之當持。雖終身齋素。止為世間之善因。惡業罔除。難冀出世之勝果。噫。是則名為可憐憫者。思之。
  月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欲嗔恨邪見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凡犯之重者╳犯之輕者、(一犯一記)不犯者空白
  每日至夜。以晝之所為。焚香白佛。若十業無犯。是無所愧矣。當益加勉。若十業有犯。即發慚愧心。即當對佛懺悔。又詣護法神前懺悔。誓不更作。庶幾其可。若犯而不悔。不惟自欺。是欺佛也。是欺神也。噫。己可欺。神佛其可欺乎。不特此也。又至每月朔望日。詣阿彌陀佛前。禮誦十業迴向文([廷-壬+(同-(一/口)+己)]向文見前各條下誦一篇禮一拜)。夫迴向文。吾之言也。焚香白佛。吾之行也。白佛而上無愧於佛。是行顧言矣。迴向而上不欺於佛。是言顧行矣。言顧行。行顧言。離垢其庶幾乎。凡我同志。尚其勉之。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四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五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日課章
  六時對越篇(事冗者二時三時亦得)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二稱三拜)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羅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瑠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青旦。各以衣械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襍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