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燈燭者。其制度頗行於當時云。後因徙居所成之臺寺。歲賜香轉經。異他剎。

  唐曇休

  字德敷。姓李氏。素依越之開元寺。出家具戒。精采四分律。訓飭學者。殊有繩檢。然寺創南梁時。年涉四百。而棟宇之偉壯者。頹仆矣。頃之輪焉。奐焉。加美於舊。皆休之力也。又若護國經樓寺之外門樓。皆昔曇一律師所經始。永徽中。康僧會法師。化身所釐革。今皆重整。事同創始。可謂勤矣。咸通中也。後終於其寺。則今所謂大善者。

  唐智廣

  姓崔氏。始見之雅州開元寺。羯帝神堂內。然異術奇行。不可測。遇疾者。輙以竹杖撲之一摑。一叱。燒紙緡。散飲食。甚者捩紙蘸水貼之。癵者起。跛者奔。病立愈。其律己尤嚴。女人至門。輒斥去。每齋淨飯菜豉汁外。不容他物。食畢即去。無所辭謝。人有以錢嚫者。不過二十文。過則不取。且使投之一箜中。滿則於佛殿聲鐘集。眾平等分之。雖齊士夫家亦然。乾寧中。王氏始定蜀。雅守羅公擕廣上謁。王氏。以聖師呼之。先是咸通中。南詔蠻王及坥綽。引兵圍成都。危甚而毗沙門天王。忽現沙門形。長五丈許。立城上。怒視之日光迸射。坥綽懼即遁去。蜀人尋於寶曆寺建閣。立天王沙門像奉之。後為牛尚書所毀。而蜀兵大連綿不絕。及是王氏請廣脩治。廣許諾施者填噎。收幣至二十萬。又勸使輸材。皆水杭陸輓。坌至。工傭効力斧斤。畚鍤交作。光化元年。閣成。因循江瀆池。祝食擲水中。明日魚之二尺許者。萬億計。死浮水上。豈其所謂乘功德力。而超生善道歟。

  唐慧聞

  信安人。登戒[棣-木+(上/矢)]居靈石寺。其平生常以檀施之業。勉世俗曰。五道流轉。欲進脩以求解脫。捨福力。其安資哉。每有營治。雖猥賤瑣屑事。猶躬親之。得魚肉。必手自持歸。以餉工匠。一日山行遇虎。輒杖叩其首曰。汝毋噬人。我茲為汝等造功德。汝宜有所助。明日衘一野彘至。則其誠之所感如此。先甞於瀔水鑄丈六像。度其金。既足用。而猶未模冶。曰將以待大檀越也。無何而清溪縣女子。以其所蓄寶鑑來施聞。為祝之曰。苟發心至誠。則此鑑當於鑄日。正著像匈。已而果然。又謁豫章。致黃金數鎰。道直寇。棄水中曰。使澇漉之。而後得。則諸君福田。庶幾其無損。逮歸視篋中。則金具在。豈非其慈忍之念發。而鬼物隨以加訶護歟。宜世之尊其德也。

  後唐貞峻

  鄭州新鄭張氏子。年十四。依相國寺歸正律師出家。誦習淨名仁王等經。不久即能暗憶不忘。後既緇薙。聽俱舍論。年十八。陞座弘演。冠歲納戒於。嵩山會善寺。因掛錫封禪寺。蓋今之開寶院也。新章律疏。探索玄微。而講授之。勤未甞小怠。時年甫二十三爾。大順二年。相國寺灾。滌地皆盡。耆宿以為非大福德力。莫可以再成就。或曰峻其庶幾。於是相率以請峻。則無所辭讓。歸以上座職自任。未一紀而檀越旁午。寺之堂氣廊廡一新。眾推為新章宗王。僧尼弟子。百五十餘人。操行高潔。誠有足以動物者。故能坐致功業如此。同光二年。夏四月十二日。微疾而終。春秋七十八。法臘五十八。葬祔慧雲禪師之塔。

  後唐智暉

  姓高氏。咸陽人。少從圭峯溫禪師鬀[髟/采]。年二十。乃受具。學律習禪。博攬藏教。然尤工於翰墨吟詠。且効僧珍道芬。六法作畫。物像生動。若其濟眾之心。蓋出天稟。固非勉強而行者。梁乾化四年。自江表來京邑。歷觀諸剎。以為所須皆備。而獨於浴室。似有缺典。於是相攸洛汭。治屋若干楹。購山給薪。鑿沼儲水。輪汲而槽受。其湯之富未易。言則瓶錫之侶。冠簪之倫。搢紳先生之流。其至者。日不暇給。而脫履則木寫承足。卸衣則枲裙障身。五日一開。開凡七十有二而歲周矣。其所浴。殆數萬人不啻。又闢浴聖室於西廡。以象十六應真。其內中則觀自在堂也。侍即揚凝式篤重暉為作碑頌德。

  周智江

  幽州三河南管。單氏子也。家贍足伯仲皆遊俠。無所成就。而江獨服善好義。深慕空學。唐乾寧四年。江甫十五歲。即往盤山感化寺。求薙落為沙彌。天復三年。受具於五臺之梨園寺。學通淨名上生等經。梁龍德初。講名數於商丘之開元寺。著瑞應鈔。門人共傳習之。唐同光初。乃居宋州之廣壽院。締構堂宇。輪奐可觀。復塐彌勒釋迦二尊像。十六羅漢像。繢飭殊勝。顯德五年。孟秋。俄遘疾以卒。享壽七十四。方屬纊時。或覩天人填擁。若迎導狀。議者以為江疇昔誓生兜率之驗也。吏部員外郎李鉉著塔銘。

  宋常覺

  姓李氏。陳留人。家素儒者。而貧苦不自振。丱角讀書鄉校。俊頴出儕類。偕耆文遊廬山。樂其間靜。遂投歸宗寺出家。為淨人梁乾化二年。始易形服。從剃染。即依東林甘露壇納戒。其於學。雖具究三藏。然終專志禪指。既禮文殊聖迹於五臺。念曰倦矣。其復可以事奔走乎。後唐天成三年。始得地於汴京麗景門右。治屋數間。以營浴事。每月以三八日。一設。僧無遠近皆就浴。歲約費千萬緡。雖一出檀施。自非覺維持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