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捐俸貲以助。玄宗受內禪。先天中。上皇躬御翰墨。書額以賜。詔大德真諦。并弟子品官。併持旛華以侈之。久而卒。葬東郊。至今寺莊影堂在焉。號造寺祖師。

  唐崇業

  初莫知所從來。俄偕弋陽道岸。依文網律師。究毗尼學。服勤罔怠。黌肆推為元長。夙與淄川恪齊名。而挺特剛毅過之。聞望之美。徹于宸冕睿宗朝。斥舊邸造寺。號安國。詔業居之。仍入承明殿薰脩。授上菩薩戒。施與優渥。時菩提寺。方治殿宇。業悉以所得助其役。蓋其平生未甞畜長也。開元中。屬微疾。顧弟子曰。吾數窮化盡。汝曹其謹循戒檢。無令放逸。遂終于所居。西明寺之別院是。於澄照寔適孫云。

  唐玄覽

  姓褚氏。其先河南人。後徙錢唐因家焉幼依慧昶師出家。昶年高行尊。誠學者之模範也。居臨平邑里之華嚴寺。隋季天下喪亂。寺因頹弛。唐初詔許脩飾。覽乃華侈其制度。恢闢其基址。負山臨水。形勝殆可尚。且以寺前之湖。為放生池。而太守袁從禮。司馬楊敏言。為禁漁捕。以贊成之。鑄金銅像三百五十座。寫經二千餘軸。畫殿前四天王像。則其相力亦勤矣。父宗贈和州刺史。右散騎常侍舒國公。兄無量。以材學穪。太夫人期頤自養。覽又以天竺其受戒地。及為僧錄時。所營別墅。併華嚴三所。皆致繕治。優游來往。化導以老。開元二十二年。示疾終於寺。壽八十四。弟子明了大覺等。葬之細礪洞。工部侍郎徐安貞撰碑文。

  唐楚金

  姓程氏。其先廣平人。今占籍京兆之盩庢。母高氏。夜夢佛。有妊。七歲薙落。十八誦法華通大義。三十誓建多寶佛塔。用工之際。玄宗夢見楚金字於虗空中。詰朝遣使召問。乃為成之。且增其級。又於翠微悟真二寺。各建一塔曰吾他日必棲遁於此。乾元二年七月七日。右脇而逝。春秋六十二。法臘三十七。貞元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左街功德開府邠國公竇文場奏。千福寺楚金。是臣得戒和尚。天寶初。為國建多寶塔。置法華道場。經今六十餘年。僧等六時禮誦。經聲不絕。已歷四朝。未蒙旌德。奉詔諡大圓禪師。

  唐懷王

  姓許氏。太原人也。出家住郡之崇福寺。少警利。日誦千言。學優行峻。非儕類可跂及然志勤脩治。幽并之域。屋廬像設經卷之。在教門者。無不致力。三任寺之綱紀。校讎大藏二十餘本。增餝淨土院。代宗時。詔充灌頂道場主。真言秘法。皆有賴焉。後率於寺。壽六十三。

  唐明準

  天台人。少從靈墟道場出家。遊方京邑。因駐錫於禪定寺。每念古者諸德之。維持佛法也。其心之至焉。可量哉。如神僧智苑於范陽北山。寫經刊石。灌以鐵汁。以祈不壞。為利益。至今。準乃發心。於貞元戊寅。正月命工郎山鏨石刊法華經。以垂將來。然石皆頑惡。不足用。準乃禱之山靈。使裨助善事。定中見紙若干幅。列粘石上。已而連率博陵崔公。與僚佐二十八人。各願手寫一品。勒碑環立廡下。元和元年八月落其成。

  唐幽玄

  劉姓幽州人。弱冠禮并州賢禪師落[髟/采]。久之遂得心法。元和二年。振錫江左。見會稽大雲寺鼓寂鐘喑。食輪不轉。歎曰。此獨不可以行化耶。乃持一鉢走闤闠。而施者響應。因使寺主開堂接眾。如諸方法。未幾。徙居湖心龜山之妙喜廢寺。九年平昌孟簡來鎮斯郡。為大其寺之規模。而一新之。十二年。去遊南嶽結菴絕頂以居。豫章太守商祐尤加敬慕。十九年迎住東明寺。寺建於晉安帝時。玄侶之集。至今猶盛寶曆中奏。易額世福。且置戒壇其內。復詔度僧。凡寺之像設。皆玄所致云。大和元年。沈中丞傅伽信嚮。又造佛閣五層於寺之南。既而逝。第二漆布其全身。奉之閣下。

  唐寂然

  姓白氏。太和二年。遊天台。至剡之沃洲山。愛其幽勝。而卜築焉。道化既行。玄侶盛集。淛東廉使元相國稹。甞有所施。陸中丞助其完葺。三季而院成。五年而佛事作。然每升座舉揚法要。尤為四海所厭服。後終於其寺。侍郎樂天白居易記。太子賓客劉禹錫書。

  唐法興

  洛京人。七歲出家。落髮具戒。後習誦法花淨名二經。尤於戒律有持無犯。徧尋聖迹。戾止林泉。乃復隸名佛光寺。撙節施利。建彌勒大閣。七間三重。高九十五尺。其內尊像七十二位。皆極巧妙。於是臺山海眾。共請為山門都綱維。蓋以其模範和暢。學識該贍也。大和二年春正月。聞空中聲云。兜率天眾。特此奉迎。乃澡浴焚香端坐而滅。

  唐僧竭

  不知何許人。素居京師之光宅寺。建中時。擬摸五臺勝境。造文殊像以致覩人士女之敬。然以墾斸之際。必傷舍識。乃於舉事之先。設道場三日。禱祈祝願。使蠢動類。皆知所避。及乎畚鍤載施。而堁堀間。無復有蠢動物。則其誠心所格如此。先是竭每以複帛。為漉水囊。日漉水。投虫井中。井恒盈未甞涸。世因以護生井目之。
  竭尤巧思。又鑄銅蟾為息煙。以免飛蛾蠛[蠓-卄+((並-(前-刖))-一)]之。喪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