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以見其不鎮靜耳。未見所以澄清也。老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苟稍動則縻爛矣。故願大王緩其事。以須後舉。幸甚。世宗以為然。議遂寢。丕後每謂其徒曰。上久有志於汝輩。汝輩宜自謹。勿犯也。乞解軄歸洛陽。
  周顯德二年。詔毀僧寺。且立帳以限僧。然不至於酷甚。則丕之力也。
  其年六月八日。示微疾。十日早作。命弟子營粥云。有首楞嚴菩薩相迎。趣令鳴乾稚。俄而化。壽六十七。臘四十七。立石塔葬之龍門廣化寺左。
  丕平生脩杜多行。若法華金剛仁王上生經等。皆一字一禮。佛名經則徧禮。未滅之二年。猶禮首楞嚴經。故其瞑目之際。或能致首楞嚴菩薩。則其精進如此。
  讚曰。
  嗚呼佛日  匿影雙林  世間長夜  穽擭尤深  康莊大路  羣盲曷尋  昌運方開  聲教東被  遠取貝書  鑽研密指  振筆玄關  文騰義委  鈔疏流通  侈目華耳  長筵婁展  高座頻升  經詮律法  講貫傳承  盡眾生界  燦爛真鐙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淛東沙門 曇噩 述
  戒學

  護教科
  齊僧鍾

  生孫氏。魯人也。年十六為沙門。至壽春。講涅槃成實十地諸經論。遊京師止中興寺。永明初。魏遣李道固來聘。帝以鍾有才辨。詔與道固語。日差午。鍾不食。道固曰。何以不食。鍾曰。古佛遺法。過中不食。道固曰無乃為聲聞耶。鍾曰。應以聲聞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時以為名對。文惠太子竟陵王。皆執弟子禮。北面師受之。永明七年卒。壽六十。

  齊道盛

  生朱氏。沛國人。少有才名。善易。為沙門。講涅槃維摩。止湘州。宋明帝詔居建鄴彭城寺。著述交論生死本無源論。謝超宗尤所敬禮。後止天保寺。高帝詔代曇度為僧主。時丹陽尹沈李文。素尚黃老。欲沙汰僧尼。因設會。令陸脩靜與盛論義。辭氣俊發。陸遂屈。沙汰事亦由以寢。永明中卒。壽六十。

  東魏曇無最

  姓董氏。武安人。深入禪那。堅持律部。玄儒之道。尤所該貫。甞於邯鄲崇尊寺。擁徒說戒。至布薩日。依位行籌。及計其數。乃餘六十。人少而籌多。私切恠之。既而廉知皆聖賢降集也。後詔住洛陽融覺寺。寺即清河文獻王懌所建。棟宇之盛。亘三里。最善華嚴涅槃。弘敷之際。緇素盈席。天竺沙門菩提流支。讀最所著大乘義章。必彈指唱善。翻為梵文。寄傳大夏。每見則禮之。謂為東土菩薩。
  正光初。帝加元服。大赦天下。會釋李二教於殿上齋食訖。帝以佛與老子出世先後。遣侍中劉滕宣詔問。時清通觀道士姜斌對曰。據開天經。以為老子西入化胡成佛。以佛為侍者。若是而言。則同時明矣。最因質之曰。老子於周。正當何王而生。復於何年西入。斌曰。老子於周定王三年九月十四日生。簡王四年。為守藏吏。敬王元年。與崤關令尹喜西入。此固可以考者。最曰。然則佛生於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入滅於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計距老子之生。三百四十五年。迄其死。蓋百三十年。懸絕如此。同時之說無乃謬乎。斌曰。此於書奚所據。最曰。據周書異記漢本內傳。斌又曰。孔子中國之聖人也。於事物宜無所不知。於紀載宜無所不及。今求佛之跡。而無所著見。抑豈孔子亦有所未盡歟。最曰。孔子以三備十經致群類。而佛之出處。具中備。仁者管窺。又焉能以識之哉。於是詔中書令元乂斥退姜斌。中書侍郎魏收。尚書郎祖瑩。就觀取開天經。辯驗來歷。太尉蕭綜。太傅李寔。衛尉許伯桃。吏部尚書邢欒。散騎常侍溫子昇。百七十人。奏云。老子止著五千言。餘無所作。臣等議。道士姜斌罪當惑眾。詔加斌極刑。以三藏法師菩提流支之諫。遂貸死徙馬邑。最後莫知其終。

  西魏道臻

  姓牛氏。長安城南人。資稟貞諒。操履端僅。非善類。弗與遊處。悉究諸經隱文奧義。講筵宿碩。或有所疑。則從之質問。皆意愜。時中國始分東西魏。朝廷一切草剏。冢宰宇文公。日治兵圖戰守。繇役之酷。及林下。佛事僧儀掃地。文帝乃立大中興寺於京師。詔臻充魏國大統。以居之。待以師傅禮。而教戒軌範。次第舉行。自爾大乘陟岵。煥麗相暎。壹由德化陶漸所致。卒之日。帝為之廢朝。詔喪費並資天府。仍賜葬地一頃於園南。

  齊曇顯

  當魏之季。每遊鄴都。苟法會所在。長唱散說。無復聽密理了義。雖驅逐之不去。時人以此奇之。然而儀服疎陋。出處猥濫。頗致慢易。時昭玄統上法師。獨深加存撫。至遺飲食之資。以賞其狂放。天保中。上尊嚮佛乘。梁武皇帝。亦以正信自持。專志釋氏。天監三年。詔廢老子教。道士陸脩靜。不勝其憤。乃與弟子。叛而來歸。散寶玉以啗左右。而上惑其說。即詔沙門道士。以術角勝負。爾時道士。能使衣鉢騰舉。梁柱傾側。若有鬼物者。沙門眩視莫敢動。侍衛竊笑。以道士寔勝。於是脩靜詫曰。神通所以抑挫強侮爾。沙門現一。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