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曰:“將得來。“
丈曰:“在甚處。“
山乃拈一枝柴,吹兩吹度與百丈。
丈曰:“如蟲禦木。“


  金峰行餅
(《禪林類聚》十八)
金峰一日於僧堂內喫餬餅次,自拈一枚餅,從上板頭,轉一匝。大眾見,一時合掌。峰云:“假使你十分,擡起手也祇得一半。“
至晚有僧請益,云:“今日行餅見僧合掌,和尚道:假饒十分,擡起手也祇得一半。請和尚全道。“
峯作拈餅勢,復云:“會麼?”
僧云:“不會。”
峯云:“金峯也祇得一半。”


  布袋拈果
(《傳燈》廿七)
布袋在通衢立,有僧云:“作什麼?”
布袋云:“等箇人。”
僧云:“來也。”
布袋取一橘子與僧,僧纔接,布袋縮手云:“你不是者箇人。”


  中邑鳴[口*耶]
中邑每見僧,拍手皷唇曰:“[口*耶]鳴,[口*耶]鳴。”


  青山骨剉
(黃蘗法嗣 《傳燈》十二)杭州羅漢院宗徹禪師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云:“骨剉也。”
師對機多用此語,時人因號“骨剉和尚”。


  明招目眇
(羅山道閑法嗣 《會元》十三)務州明招謙和尚
眇一目,叢林號“獨眼龍”。


  雲門脚跛
(《會元》五)
雲門初參睦州,方扣門,州揕之曰:“道!道!”
門驚,不暇答。
乃推出曰:“秦時[車*度]轢鑽”
隨掩其扉,損門右足。


  四處謾人
(《傳燈》十九)
漳州保福從展禪師四謾人:
一問僧:“殿裏是甚麼佛?”
僧曰:“和尚定當看。”
師曰:“釋迦佛。”
僧云:“莫謾人好。”
師云:“却是你謾我。”
二問僧:“作甚麼業,喫得與麼大?”
僧云“和尚也不少。”
師作蹲勢,僧云和尚莫謾人好。
師云:“却是你謾我。”
三問僧:“汝名甚麼?”
僧云:“咸澤。”
師云:“忽遇枯涸,看如何?”
僧云:“誰是枯涸者?”
師云:“我是。”
僧云:“和尚莫謾人好。”
師云:“却是你謾我。”
四問浴主:“湯鍋濶多少?”
主云:“請師量。”
師便作量勢,主云:“和尚莫謾人好。”
師云:“却是你謾我。”


  三翻懡[怡-台+羅]
(《傳燈》)隋州護國院守澄淨果禪師
僧問:“鶴立枯松時如何?”
師云:“地下底一場懡[怡-台+羅]。”
問:“會王沙汰時,護法善神向甚麼處去?”
師云:“三門前,兩箇一場懡[怡-台+羅]。”
問:“滴水滴凍時如何?”
師云:“日出後一場懡[怡-台+羅]。”


  韶陽九九
(《雲門錄〈事苑〉》三)
僧問雲門:“如何是向上一竅?”
門云:“九九八十一。”
又僧問:“如何是最初一句?”
門云:“九九八十一。”
又僧問:“以字不是,八字不成,未審是甚麼字?”
門云:“九九八十一。”


  文殊三三
杭州無著文喜禪師。
初謁大慈山性空禪師。空曰:“子何不徧參乎?”
師直往五臺山華嚴寺,至金剛窟禮謁。遇一老翁牽牛而行,邀師入寺。翁呼:“均提。” 有童子應聲出迎。翁縱牛引師陞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繡[糸*敦],命坐。
翁曰:“近自何來?”
師云:“南方。”
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
師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翁曰:“多少眾?”
師曰:“或三百,或五百。”師却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
翁曰:“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師云:”多少眾?”
翁曰:”前三三,後三三。”
翁呼童子致茶,并進酥酪。師納其味,心意豁然。
翁拈起玻璃盞,問曰:“南方還有這箇否?”
師曰:“無。”
翁曰:“尋常將甚麼喫茶?”
師無對。
師視日色稍晚,遂問翁:“擬投一宿得否?”
翁曰:“汝有執心在,不得宿。”
師曰:“某甲無執心。”
翁曰:“汝曾受戒否?”
師曰:“受戒久矣。”
翁曰:“汝若無執心,何用受戒?”
師辭退,翁令童子相送。師問童子:“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
童召:“大德。”
師應諾。
童曰:“是多少?”
師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