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祖曰。如是如是。於時大眾無不愕然。覺方具威儀參禮。須臾告辭。祖曰。返太速乎。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
  僧智通。看楞伽經。約千餘徧。不會三身四智。禮祖求解。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通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耶伽定(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名轉。體不轉)。
  僧問。黃梅意旨甚麼人得。祖曰。會佛法人得。曰和尚還得否。祖曰。我不會佛法。
  七月八日。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祖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當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祖曰。落葉歸根。來時無口(賣柴字不識。金剛得透入。三更進室舉宗綱。心動折却風鈴議。從茲甘露遍寰中。鳥近金山無異色。且道來時無口。為門人答話耶。說道理耶。嘻。非但來時無口。去時亦無鼻孔)。

  金粟百癡禪師評

  黃面瞿曇。敗闕不少。二三四七。狼籍轉多。居士傍觀者清。到底翻成露布。可惜金粟臂長袖短。無力與他剗除。雖然如是。虗空包不盡。大地載不起。何必于斯來下嘴。所謂英靈自有英靈眼。得英靈處見英靈。

  祖庭嫡傳指南卷上
  祖庭嫡傳指南卷下

    武原居士 徐昌治覲周父 編述

  第一世南嶽懷讓禪師

  六祖嗣。金州杜氏子。唐儀鳳二年。四月八日降生。有白氣上屬天。太史奏之高宗。宗問是何祥乎。對曰國之法器。不染世榮。宗傳敕金州太守韓偕。親往存慰。年十歲。惟樂佛書。有玄靜三藏。告師父母曰。此子若出家。必獲上乘。廣廣眾生。至垂拱三年。年十五。依荊州玉泉寺弘景律師出家。通天二年受戒。習毗尼藏。一日歎曰。夫出家者。當為無為法。天上人間無有勝者。遇同學坦然。相與謁嵩山安公。安令詣曹溪。見六祖。得法侍祖復十五年。先天二年。往衡嶽。居般若寺。開元中。有沙門道一。在衡嶽。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菴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曰如何即是。師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車即是。一無對。師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禮拜問曰。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師曰。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又問道非色相。云何能見。師曰。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一曰有成壞否。師曰。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一蒙開悟。心意超然。侍奉九秋。日益玄奧。遂得法(既是無相三昧。嗔甚麼作車。喚甚作牛。摠是金鞭裏橫馳驟。踢碎車輪踏殺牛)。
  僧問。如鏡鑄像。像成後。未審光向甚麼處去。師曰。如大德為童子時。相貌何在。曰祇如像成後。為甚麼不鑑炤。師曰。雖然不鑑炤。謾他一點不得。後馬大師闡化于江西。師問眾曰。道一為眾說法否。眾曰已為眾說法。師曰總未見人持箇消息來。眾無對。因遣一僧去。囑曰。待伊上堂時。但問作麼生。伊道底言語。記將來。僧去。一如師旨。回謂師曰。馬祖云。自從胡亂後。三十年不曾少鹽醬。師然之。入室弟子六人。師各印可。得正脉者。馬祖一人而已。師于天寶三年。八月十一日圓寂。塔于衡嶽。諡大慧。

  第二世江西道一禪師

  南嶽嗣。漢州什邡縣人。姓馬氏。稱馬大師。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幼歲于本邑羅漢寺出家。受具于渝州圓律師。開元中。習定于衡州。讓和尚。發明大事。受法。始自建陽佛跡嶺。遷臨川。次南康龔公山。大曆中。隸名鍾陵開元寺。四方學者雲集。
  鄧隱峯辭師至石頭去。師曰。石頭路滑。峯曰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去見石頭。即繞禪牀一匝。振錫一聲。問是何宗旨。石頭曰。蒼天蒼天。峯無語。却回。
  師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