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靈山付囑。俯徇時機。演唱三乘。各隨根器。始於鹿野苑轉四諦法輪。度百千萬眾。山僧今日與此界他方乃佛乃祖.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現前四眾。各轉大法輪。交光相羅。如寶絲網。若一草一木不轉法輪。則不得名為轉大法輪。所以道。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乘時於其中間作無量無邊廣大佛事。周遍法界。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步遊彌勒樓閣。不反聞入觀音普門。情與無情。性相平等。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爾如然。於此倜儻分明。皇恩佛恩一時報足。且道如何是報恩一句。天高羣象正。海闊百川朝。 上堂。舉。雲門示眾云。十五日已前即不問。十五日已後道將一句來。自代云。日日是好日。乃曰。日日是好日。佛法世法盡周畢。不須特地覔幽玄。只管鉢盂兩度濕。 上堂。黃面老人橫說竪說。權說實說。法說喻說。建法幢。立宗旨。與後人作榜樣。為甚麼却道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甞說一字。點檢將來。太似抱贓叫屈。山僧今日人事忙冗。且放過一著。便下座。 尼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曰。野華開滿路。徧地是清香。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曰。茫茫宇宙人無數。幾箇男兒是丈夫。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曰。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底透長安。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曰。雪覆蘆華。舟橫斷岸。人境已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總便打。

  秦國夫人計氏法真

  自寡處。屏去紛華。常蔬食。習有為法。因大慧遣謙禪者致問其子魏公。魏公留。謙以祖道誘之。真一日問謙。徑山和尚尋常如何為人。謙曰。和尚只教人看狗子無佛性及竹篦子話。只是不得下語。不得思量。不得向舉起處會。不得向開口處承當。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只恁麼教人看。真遂諦信。於中夜起坐。以前話究之。洞然無滯。謙辭歸。真親書入道槩略。作數偈呈慧。其後曰。終日看經文。如逢舊識人。莫言頻有礙。一舉一回新。

  嘉泰普燈錄卷第十八
  音釋

   邴音丙 迎魚慶切 嶼音敘 勍音擎 翛音蕭 喃女咸切 蛾音鵝 徂昨胡切 煦況羽切 儡薄猥切 唄音敗 毅魚既切 揣初委切 慍委粉切 癖音僻 窖音教 鞫音菊 剜一丸切 寵力董切 濼音□ □□尾切 鐙都鄧切 聱五交切 詬許候切 儕士皆切 礱音籠 鷀音慈 穗□□□ 繪音會 鸑音嶽 鷟食角切 箄音篦 韲相稽切 盧音盧 舍與捨同
  嘉泰普燈錄卷第十九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僧 (正受) 編
  南嶽第十六世(臨濟十二世楊岐五世)

  文殊心道禪師法嗣
  潭州楚安慧方禪師

  郡之醴陵人。族許氏。年二十。事等覺法思。越七稔得度。崇寧五年。具戒。謁開福寧道者。次依佛鑑。鑑指往大別。既至。職藏司。未幾。改大別為神宵。因歸長沙。附舟至江口。聞呼渡船者有省。作偈曰。沔水江頭叫一聲。此時方得契平生。多年不識重相見。千聖同歸一路行。及寧移居文殊。復侍之。舉前偈。乃蒙印可。命為第一座。久而開法楚安。擢澧之欽山。 上堂曰。臨老方稱住持。全無些子玄機。開口十字九乖。問東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討甚玄微。有時拈三放兩。有時就令而施。雖然如是。同道方知。且道知底事作麼生。直須打翻鼻孔始得。 上堂。達磨祖師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起。子細當頭放下看。病在當時誰手裏。張公會看脉。李公會使藥。兩箇競頭醫。一時用不著。藥不相投。錯。錯。喫茶去。

  常德府文殊思業禪師

  世為屠宰。一日。戮猪次。忽洞徹心源。即棄業為比丘。述偈曰。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往見文殊。殊曰。你正殺猪時。見箇甚麼便乃剃頭行脚。師遂作鼓刀勢。殊喝曰。這屠兒。參堂去。師便下參堂。住文殊日。 上堂。舉趙州勘婆話。乃曰。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趙州老漢。瞞我不得。

  大溈佛性法泰禪師法嗣
  潭州慧通清旦禪師

  蓬之儀隴人。族嚴氏。初出關至德山。值山上堂。舉。趙州云。臺山婆子已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麼處。良久。曰。就地撮將黃葉去。入山推出白雲來。師聞釋然。翌日入室。山問。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麼墮野狐。後百丈不昧因果。因甚麼脫野狐。師曰。好與一坑埋却。出住岳之永慶。遷慧通。 上堂曰。三世諸佛不知有。一一面南看北斗。狸奴白牯却知有。雲外金毛正哮吼。箇中隱顯現全身。頭頭透脫無前後。撥轉機輪向上關。八角磨盤空裏走。 上堂。說佛說祖。正如好肉剜瘡。舉古舉今。猶若殘羹餿飯。一聞便悟。已落第二頭。一舉便行。早是不著便。須知箇事如天普蓋。似地普擎。師子游行。不求伴侶。壯士展臂。不借他力。佛祖拈掇不起。衲僧願見無門。迷悟雙忘。聖凡路絕。且道從上諸聖以何法示人。喝一喝。曰。莫妄想。 上堂。見色明心。墮坑落壍。聞聲悟道。辜負平生。直饒聲色純真。塵塵入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