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人天寶鑑
  宋 曇秀輯
  
  是集皆佛氏妙藥救世之書也。能令病者,服之即愈,至有盲聾喑跛之徒亦得除瘥。
  四明道人秀公,久歷湖海,此藥備甞,無不應驗。宜乎刊行,以壽後世。
  故余樂為之序。
  紹定庚寅六月望日蘭庭劉棐
  
   人天寶鑑序
  
  竊聞先德有善不能昭昭於世者,後學之過也。如三教古德,於佛法中有一言一行。雖載之碑傳實錄,及諸遺編,而散在四方,不能周知徧覽。於是潛德,或幾無聞。愚甞出處叢林,或得之尊宿提倡,或訪求採摭。凡可以激發志氣垂鑑於世者,輒隨而錄之,總數百段,目曰“人天寶鑑”。不復銓柬人品條次先後,擬大慧正法眼藏之類。且昔之禪者,未始不以教律為務。宗教律者,未始不以禪為務。至於儒老家學者,亦未始不相得而徹證之。非如今日專一門擅一美,互相詆訾如水火不相入。
  噫!古者之行,非難行也。人自菲薄,以謂古人不可及爾。殊不知,古人猶今之人也。能自奮志於其間,則與古人何別。今刊其書廣其說,欲示後世學者,知有前輩典刑,咸至于道而已。高明毋誚焉。
  紹定三年結制日四明沙門曇秀序
  
  
  
  人天寶鑑
  
  唐德宗問曇光法師曰:“僧,何名為寶?”
  對曰:“僧者,具有六種以寶稱之:一頓悟自心超凡入聖,得名禪僧;二解行雙運不入世流,得名高僧;三具戒定慧有大辯才,得名講僧;四見聞深實舉古驗今,得名文章僧;五知因識果慈威竝行,得名主事僧;六精勤功業長養聖胎,得名常僧。”
  帝大悅,遂詔天下度僧。《唐僧傳》
  
  大善禪師,南岳高第也。修法華禪門,得慈悲三昧。
  時衡陽內史鄭僧杲,雖每遇縣令陳正業稱揚師德,而鄭略無信向意。一日同陳出獵圍鹿一羣,鄭謂陳曰:“公甞稱大善禪師有慈悲三昧力,今日其鹿如何?”陳即率左右數人,同聲念曰“南無大善禪師”,即時羣鹿騰空而出。於是,內史媿伏。《國清石刻》
  
  左溪尊者,諱玄朗,烏傷人。從學天宮威法,師得旨。後栖身巖谷,或猿玃來以捧鉢,或飛鳥至以聽經,唯十八種十二頭陁,如是處者三十年。若其細行,修身悉徇律制。故李華云:禪無私授,不見身相。戒淨無玷,不假外儀。講不待眾,誨人無勌。居止偏廈,食無重味。夜非披尋聖典,未甞空秉一燈。日非瞻禮聖容,未甞虗行一步。一鬱多羅,四十餘年。一尼師壇,終身不易。未甞因利說一句法,未甞為法受一毫財。《本傳》
  
  五臺山無相禪師,禮佛示眾曰:汝輩才見泥像,便如舂米相似,曾無意謂?殊不知己躬分上,各各有一尊虗空來太小古釋迦古觀音,日夜在汝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四威儀內同出同入未甞纖毫相離。何不學禮取者箇佛,却去泥團上作活計?汝若禮得者箇佛,即是禮汝自心。汝雖是顛倒妄想之心,從本已來直至今日廣大清淨,迷未甞迷悟未甞悟,與佛如來更無欠少。只為汝貪著緣境,所以有生有滅有迷有悟。若能一念回光,便乃即同諸聖,故云“佛在爾心頭,時人向外求。內懷無價寶,不識一生休”。又不見華嚴遂法師道:我會得即心自性。如今凡修行動靜,無不與稱自性底道理相應。故我終日禮佛不作禮會,終日念佛不作念會。且道華嚴作甚麼會?者箇恰如善財入毗盧樓閣,證不思議自在境界相似。末後却道我歷一百一十城,參五十三善知識,見種種境界,聞種種法門,皆無有實。譬如有人於睡夢中見種種事,從睡覺已乃知是夢。諸禪德,善財雖向夢裏認得箇昭昭靈靈,依前落在陰界。若是頂門具眼肘後有符,釋迦彌勒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博地凡夫,真如涅槃是繫驢橛,一大藏教是拭瘡疣紙。有甚樓閣,可入境界可證?其或未能如是,且向他夢裏禮取一拜半拜。《通行錄》
  
  天台韶國師處之,龍泉人。受具後,尅意咨參,殊無所入,至曹山隨眾而已。因僧問法眼曰:“十二時中,如何得頓息萬緣去?”法眼曰:“空與汝為緣邪?色與汝為緣邪?言空為緣,則空本無緣。言色為緣,則色心不二。日用果何物為汝緣乎?”韶聞悚然有省。復有禪者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曰:“是曹源一滴水!”韶聞大悟。法眼曰:“汝當大闡吾宗,毋滯於此。”遂遊天台,睠然有終焉之意。
  時吳越忠懿王以國子刺台州,雅聞師名,甞遣使迎之,申弟子禮。王一夕夢被人斷頸,驚疑不釋,遂決於韶。韶曰:“非常夢也。主字去却一點,不久為王矣”。王曰:“若果符此,無忘佛恩”。漢乾祐元年,王嗣國位,尊韶為國師。時天台智者教法,自會昌之變碩德隱耀,所有法藏多流海東,螺溪寂法師,痛將蔑聞,力網羅之,先於金華藏中僅得《淨名》一疏而已。後因忠懿王覽內典昧教,相請扣於韶,韶稱寂洞明天台之道。遂召寂建講。王乃喜,特遣十使,杭海傳寫以還。由是教法,復振殆今不墜者,韶、寂二師之力也。
  開寶四年六月二十八日,順寂于華頂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