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之際。顧謂母曰。兒於趙宗家。有宿因緣。死後當與宗為孫。宗即與其同村也。其母不信。乃以墨點兒左肋。作一大黑子。趙家妻。又夢此兒來云。當與孃為息。因而有娠。夢中所見。宛然馬家之子。產訖。驗其黑子。還在舊處。及兒年三歲。無人導引。乃自向馬家云。此是兒舊舍也。於今現存。已年十四五。相州智力寺。僧慧永法真等說之(右二出冥報拾遺記。此記二卷。是唐朝終山郎餘令。字元休。龍朔年中撰)。

  蘄州

  ○黃梅五祖弘忍大師。周氏子。生而岐嶷。兒時。有異僧歎曰。是子闕七種相。不逮如來。林間錄云。四祖大師。居破頭山。山中有無名老僧。唯植松。人呼為栽松道者。嘗請於祖曰。法道可得聞乎。祖曰。汝已老。脫有聞。其能廣化耶。儻能再來。吾尚可遲汝。乃去行水邊。見女子浣衣。揖曰。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曰諾。女首肯之。老僧回策而去。周氏女歸輒孕。父母大惡逐之。女無所歸。日庸紡里中。已而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水中。明日見之泝流而上。氣體鮮明。大驚。遂舉之。成童。隨母乞食。邑人呼為無姓兒。四祖見於黃梅道中。戲問之曰。汝何姓。曰姓固有。但非常姓。祖曰。何姓。曰是佛性。祖曰。汝乃無姓耶。曰性空故無。祖化其母使出家。時年七歲也。去破頭山。佇望間。道者肉身尚在。噫。五祖出入生死。正其遊戲耳。自非果位聖人。孰能若是乎(出通載并林間錄)。

  并州

  ○石壁寺。有一老僧。禪誦為業。精進練行。貞觀末。有鴿巢其房楹上。哺養二雛。老僧每有餘食。恒就巢哺之。鴿雛後雖漸長。羽翼未成。乃並學飛。俱墜地而死。僧並収葬之。經旬後。僧夜夢二小兒白曰。兒等。為先有小罪。遂受鴿身。比來聞法師讀法華經。及金剛般若經。既聞妙法。得受人身。兒等今於此寺側十餘里。某村某姓名家。託生為男。十月之外。當即誕育。僧乃依期往視。見此家一婦人。同時誕育二子。因為作滿月齋。僧便呼鴿兒。兩兒並應之曰。諾。一應之後。歲餘始言(出冥報拾遺○昔吳永平四年。天竺沙門耆域至洛陽。神異甚多。乃指沙門竺法淵曰。此菩薩從羊中來。指竺法興曰。此菩薩從天中來。皆有驗。今此二兒。從鴿中來。誠不虛也)。

  莊惠

  ○莊惠太子。武則天。抱示以神僧萬回。回曰。此西域樹精。養之宜兄弟。安樂公主怙韋后。將謀逆。回途遇之。望塵唾之曰。腥氣不可近。後安樂果被誅(出統紀)。

  登州

  ○文登縣。開元中。郭行妻王氏。生一女。鶴喙。後臨終自言曰。吾酬先世甞齋之報。以此示人耳。

  沙門

  ○釋牛雲。開元中人。少不聰慧。因詣五臺山。禮文殊大士。初至東臺。見一老人問曰。何為而來。答曰。願見大聖。求聰慧耳。老人曰。文殊居北臺。雲即往北。而老人亦在北。雲意其即文殊。遂拜不已。老人曰。汝前生身牛也。以曾駝經故。得比丘報。汝性昏迷。胷中有淤肉在。汝閉目勿開。為汝钁去之。即以钁鋤其胷。不甚痛。覺心頓然開豁。及開目。見老人現文殊身。語曰。與汝聰明竟。雲自是總持辯悟。為世導師焉(右二出通載)。

  回向寺

  ○玄宗二十六年。沙門法秀。夢異僧勸置袈裟五百領。施回向寺。及覺異之。遂丐人造。及其數。忽一日遇僧曰。吾導汝入回向寺。隨之入終南山。見崖半朱門高聳。榜曰回向。趨入。謁上方老宿。次諸僧。皆奇偉。相勞問。秀出袈裟遍寺施之。老宿引入空房。呼侍者取尺八。侍者持玉簫至。老宿曰。此唐天子舊室。向居此。好音樂。故降為人主。久當復歸。授與簫并袈裟。囑秀曰。汝持歸獻唐天子。秀還詣闕表上之。帝取簫調弄。宛如宿御焉(詳出高僧傳)。

  壽州

  ○興元元年。淮西壽州安豐縣民。毛罕妻周氏。生子猪頭。象耳。騾脚。魚腮。人身。父母欲淹死。遂作人言。我為先世不信因果。曾於廬州開元寺。借用常住錢五千文。蔴布二疋。不還。故遭此罰。望父母収養。待長大送寺償報。至年十七送寺掃地。時時以鐵杖自鞭。叫言還債。以賴債故。因名賴債。

  興元間

  ○太尉中書令韋皋。初生時。其父飯僧祈福。忽有聖僧至。齋畢。乳母抱兒。求呪願。僧起。謂眾曰。此兒昔諸葛武侯也。他日有美政於蜀。宜以武字之。言訖。忽然不見。其後皋游官出處節義功名。大槩與武侯相類。治蜀二十一年。封南康郡王。有德在民。四川至今奉祀之。雅好釋教。嘉州石像初成。皋為之記。

  龍懷寺

  ○曇相禪師。臨終語其弟子會曰。吾報緣當生廣漢綿竹峰頂楊家。後七年。汝來見吾。言訖而逝。楊為道士。先生一女。名信相。生而知道。次生男名惠寬。五六歲。日與相談論。俱非世事。父母錄之。其後會頗忘之。一夕夢相責其負約。會驚寤。遂造峰頂。而扣其扉。寬曰。扣扉者誰。會遽曰。弟子會也。寬笑曰。何以知吾。而稱弟子。會曰。聞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