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痕為況也。處與伏同。痕一為疝,傳寫誤也。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
  胃為水穀之海,其氣外養肌肉,熱消水穀,又鑠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亦,易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為無義,不若《甲乙經》作又,讀連下文。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義同上。
  膽移熱於腦,則辛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
  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日鼻淵也。頻,謂鼻頻也。足太陽脈,起於目內毗,上額交巔上,入絡腦。足陽明脈,起於鼻,交頻中,傍約太陽之脈。今腦熱則足太陽逆,與陽明之脈俱盛,薄於類中,故鼻類辛也。辛,謂酸#10痛。故下文日:
  傳為鈕瓖暝目。
  以足陽明脈,交頻中,傍約太陽之脈,故耳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鈕出汗血也。戚,謂汗血也。血出甚,陽明太陽脈衰,不能榮養於目,故耳暝。暝,暗也。蝶,莫結切。
  故得之氣厥也。
  厥者,氣逆也。皆由氣逆而得之。
  咳論篇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對日: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帝日:願聞其狀。岐伯日: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邪謂寒氣。
  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肺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故云從肺詠上至於肺也。
  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時,謂王月也。非王月則不受邪,故各傳以與之。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
  寒氣微則外應皮毛,內通肺,故咳。寒氣甚則入於內,內裂則痛,入於腸胃則泄痢。
  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以當用事之時,故先受邪氣。○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乘秋則三字,疑此文誤多也。
  帝日:何以異之?
  欲明其證也。
  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肺藏氣而應息,故咳則喘息而喉中有聲,甚則肺絡逆,故唾血也。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
  手心主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介介如梗狀作喝喝。又少陰之脈,上俠咽不言俠喉。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臉下滿。
  足厥陰脈,上貫鬲,布腦肋,循喉嚨之後,故如是。朕,亦脅也。
  脾咳之狀,咳則右胱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足太陰脈,上貫鬲俠咽;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故病如是也。脾氣連肺,故痛引肩背也。脾氣主右,故右琺陰陰然深慢痛也。劇,音極。
  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足少陰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又膀胱脈,從肩髒內別下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故病如是。
  帝日: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於六府。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11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脾與胃合。又胃之脈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脾咳不已,胃受之也。胃寒則嘔,嘔甚則腸氣逆上,故蛔出。蛔,音回。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
  肝與膽合,又膽之脈從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故肝咳不已,膽受之也。膽氣好逆,故嘔溫苦汁也。
  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
  肺與大腸合。又大腸脈入缺盆,絡肺,故肺咳不已,大腸受之,大腸為傳送之府,故寒入則氣不禁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遺失作遺矢。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心與小腸合,又小腸脈入缺盆絡心,故心咳不已,小腸受之。小腸寒盛,氣入大腸,咳則小腸氣下奔,故失氣也。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
  腎與膀胱合。又膀胱脈從肩髒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故腎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為津液之府,是故遺溺。
  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三焦者,非謂手少陽也,正謂上焦中焦耳。何者?上焦者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貫鬲,布胸中,走腋。中焦者,亦至於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故言皆聚於胃,關於肺也。兩焦受病,則邪氣需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