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新校正云:按別本暇一作謂。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言醫與病不相得也。然工人或親戚兄弟該明,情疑勿用,工先備識,不謂知方,針艾之妙靡容,藥石之攻匪預,如是則道雖昭著,萬舉萬全,病不許治,欲奚為療!.《五藏別論》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叉不治,治之無功。此皆謂工病不相得,邪氣不賓服也。豈惟#2針艾之有惡哉,藥石亦有之矣。○新校正云:按《移精變氣論》曰:標本已得,邪氣乃服。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藏陽以竭也,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陽作傷,義亦通。
  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不從毫毛,言生於內也。陰氣內盛,陽氣竭絕,不得入於腹中,故言五藏陽以竭也。津液者,水也。充,滿也。郭,皮也。陰蓄於中,水氣脹滿,上攻於肺,肺氣孤危,魄者肺神,腎為水害,子不救母,故雲其魄獨居也。夫陰精損削於內,陽氣耗減於外,則三焦避溢,水道不通,水滿皮膚,身體否腫,故雲形不可與衣相保也。凡此之類,皆四支眿數急而內咳也。言如是者,皆水氣格拒於腹之內,浮腫施張于身形之外,欲窮標本,其可得乎?四極言四末,則四支也。《左傳》曰:風淫末疾。《靈樞經》曰:陽受氣於四末。新校正雲:詳形施於外,施字疑誤。
  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
  新校正雲:按《太素》□作莖。
  是以微動四極,溫衣,謬刺某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平治權衡,謂察眿浮沉也。眿浮為在表,眿沉為在裹,在裹者泄之,在外者汗之,故下文雲開鬼門潔淨府也。去宛陳□,謂去積久之水物,猶如草莖#3之不可久留於身中也。全本昨草□。微動四極,謂微動四支,令陽氣漸以宣行,故文#4曰溫衣也。精眿滿則絡眿溢,絡眿溢則謬刺之,以調其眿絡,使形容如舊而不腫,故雲謬刺其處以復其形也。開鬼門,是啟玄府遣氣也。五陽,是五藏之陽氣。潔淨府,謂寫膀胱水去也。眿和,則五精之氣以時賓服於腎臟也。然五藏之陽,漸而宣布,五藏之外,氣穢復除也。如是故精髓自生,形肉自盛,藏府即合,則骨肉之氣更相保抱,大經眿氣然乃平復爾。
  玉版論要篇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恆》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對曰:,度病之淺深也。《奇恆》者。請言道之至數,《揆度》、《奇但》則骨肉之氣更所指《揆度》{禹奇病《五色》、《脈變》、道在於一。
  一,謂色豚之應也。可以揆度奇怛矣。知色脈之應○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請作謂。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血氣者,神氣也。《八正神明論》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夫血氣應順四時,遞遷囚王,循環五氣,無相奪倫,是則神轉不回也。回,謂卻行也。然血氣隨王,不合卻行,卻行則反常,反常則回而不轉也。回而不轉,乃失生氣之機矣。何以明之?夫木衰則火王,火衰則土王,土衰則金王,金衰則水王,水衰則木王,終而復始循環,此之謂神轉不回也。若木衰水王,水衰金王,金衰土王,土衰火王,火衰木王,此之謂回而不轉也。然反天常軌#5,生之何有耶!
  至數之要,迫近以微,
  言五色五豚變化之要道,迫近於天常,而又#6微妙。
  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
  《玉機》,篇名也。言以此回轉之要旨,著之玉版,合同於《玉機論》文也。○新校正云:詳道之至數至此,與《玉機真藏論》文相重,注頗不同。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容色者,他氣也。如肝木部內,見赤黃白黑色,皆謂他氣也。餘藏率如此例。所見皆在明堂上下左右要察候處,故云各在其要。○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容作客。視色之法,具在《甲乙經》中。
  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
  色淺則病微,故十日乃已。
  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
  色深則病甚,故叉終齊乃已。
  其見大深者,醞酒主治,百日已。
  病深甚,故日多。
  色夭面脫,不治,
  色見大深,兼之夭惡,面肉又脫,不可治也。
  百日盡已。
  色不夭,面不脫,治之百日盡,可已。○新校正云:詳色夭面脫雖不治,然期當百日乃已盡也。
  脈短氣絕死,
  豚短已虛,加之漸絕,真氣將竭,故叉死。
  病溫虛甚死。
  甚虛而病溫,溫氣涸其精血故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
  色見於下者,病生之氣也,故從。也見於上者,傷神之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