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也。
  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衝豚在脾之下,故言其衝在下也。《靈樞經》曰:衝詠者,與足少陰之絡,皆起於腎下,上行者,過於胞中。由此,則其衝之上,太陰位也。
  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隱白,穴名,在足大指端,以太陰居陰,故曰陰中之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
  藏位及經脈之次也。太陰,脾也。少陰,腎也。脾藏之下近後,則腎之位也。《靈樞經》曰:足太陰之詠,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之側,及上內踝前廉,上端內,循髒骨後。足少陰之豚,起於小指下,斜趨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後,以上端內。由此,則太陰之下,名少陰也。箭,音行。
  少陰根起於涌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踡,音卷。
  少陰之前,名曰厥陰,
  亦藏位及經豚之次也。少陰,腎也。厥陰,肝也。腎藏之前近上,則肝之位也。《靈樞經》曰:足少陰豚,循內踝之後,上瑞內廉。足厥陰脈,循足附上康,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胭內。由此,故少陰之前,名厥陰也。
  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之端,三毛之中也。兩陰相合,故曰陰之絕陽。厥,盡也,陰氣'至此而盡,故名曰陰之絕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亦氣之不等也。○新校正云:按《九墟》云:關折則倉庫無所輸,隔洞者,取之太陰;闔折則氣施#2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陰;樞折則豚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甲乙經》同。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沉,言殊見也,陽浮亦然。若經氣應至,無沉浮之、異,則悉可謂.一#3陰之氣,非復有三陰差降之殊用也。
  陰陽衝電#4積傳為一周,氣裹形表而為相成也。
  衝貍,言氣之往來。積,謂積豚之動也。傳,謂陰場之氣流傳也。夫詠氣往來,動而不止,積其所動,氣血循環,應水下二刻而一周於身,故曰積傳為一周也。然榮衛之氣,因息遊布,周流形表,拒捍虛邪,中外主司,互相成立,故言氣裹形表,相成也。○新校正云:按別本貍貍作衝衝。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六竟
  #1:原作『君』,據顧本改。
  #2施:顧本作『弛』。
  #3一:原作『入』,據顧本改。
  #4衝種:顧本作『權權』。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七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陰陽別論篇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經,謂經豚。從,謂順從。
  岐伯對日: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春豚弦,夏豚洪,秋豚浮,冬豚沉,謂四時之經豚也。從,謂天氣順行十二辰之分,故應十二月也。十二月,謂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十二豚,謂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之豚也,以氣數相應,故參合之。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深知則備識其變易。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五陽,謂五藏之陽氣也。五藏應時,各形一豚,一脈之內,包總五藏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新校正云:按《玉機真藏論》云:故病有五變,五五二十五變。義與此通。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五藏為陰,故曰陰者真藏也。然見者,謂肝豚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心豚至,堅而搏,如循蒼苗子,累累然。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腎脈至,搏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夫如是豚見者,皆為藏敗神去#1,故鈴死也。累,力追切。
  所謂陽者,胃院之陽也。
  胃院之陽,謂人迎之氣也。察其氣豚動靜小大與脈p應否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候其氣,而知病處。人迎在結喉兩傍,脈動應手,其豚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侯藏,右大常以候府。一云胃胞之陽,非也。臉,音管。
  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陽者衛外而為固,然外邪所中,別於陽,則知病處。陰者藏神而內守,若考真正成敗,別於陰,則知病者死生之期。○新校正云:按《玉機真藏論》云: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頭謂人迎,手謂氣口,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小大齊等者,名曰平人。故言所謂一也。氣口在手魚際之後一寸,人迎在結喉兩傍一寸五分,皆可以侯藏府之氣。
  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識氣定期,故知病忌。審明成敗,故知死生之期。
  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謹量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