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巔,上首也:原脫『巔、首』二字,據顧本補。
  #15拆:顧本作『坼』。
  #16孰:顧本作『熟』,屬上讀。
  #17滿互:原作『天下』,據顧本改。
  #18天:顧本作『火』。
  #19云:原作『去』,據顧本改。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三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五常政大論篇下
  黃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凍;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何也?
  面巽言也。
  岐伯曰: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大小#1之異也。
  高下,謂地形。大小,謂陰陽之氣盛衰之異。今中原地形,西北方高,東南方下,西方涼,北方寒,東方溫,南方熱,氣化猶然矣。
  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
  陽精下降,故地氣以溫而和之於下矣。陽氣生於東而盛於南,故東方溫而南方熱,氣之多少明矣。
  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
  陰精奉上,故地以寒而和之於上矣。陰氣生於西而盛於北,故西方凍而北方寒,君面巽而言,臣面乾而對也。○新校正云:詳天地不足陰陽  之說,亦具《陰陽應象大論》中。
  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凍,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
  故適寒凍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勝理開閉之常,大小#2之異耳。
  西北、束南,言其大也。夫以氣候驗之,中原地形所居者,悉以居高則寒,處下則熱。嘗試觀之,高山多雪,平川多雨,高山多寒,平川多熱,則高下寒熱可微見矣。中華之地,几有高下之大者,束西、南北各三分也。其一者,自漢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漢江北至平遙縣也;三者,自平遙北山北至蕃界北海也。故南分大熱,中分寒熱兼半,北分大寒。南北分外,寒熱尤極。大熱之分,其寒微,大寒之分,其熱微。然而#3登涉極高山頂,則南面北面,寒熱懸殊,榮枯倍異也。又束西高下之別亦三矣,其一者自沂源縣西至沙州,二者自開封縣西至汾源縣,三者自開封縣,束至滄海也。故束分大溫,中分溫涼兼半,西分大涼。大溫之分,其寒五分之二,大涼之分,其熱五分之二,溫涼分外,溫凍尤極,變為大暄大寒也。約其大几如此。然九分之地,寒極於束北,熱極於西南。九分之地,其中有高下不同,地高處則濕,下處則燥,此一方之中小異也。若大而言之,是則高下之有二#4也。何者?中原地形,西高北高,束下南下。今百川滿奏,束之滄海,則束南西北高下可知。一為地形高下,故寒熱不同;二則陰陽之氣有少有多,故表溫涼之異爾#5。今以氣候驗之,乃春氣西行,秋氣束行,冬氣南行,夏氣北行。以中分校之,自開封至汾源,氣侯正與歷侯同。以束行校之,自開封至滄海,每一百里,秋氣至晚一日,春氣發早一日。西行校之,自汾源縣西至蕃界磧石,其以南向及西北束南者,每四十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北向及束北西南者,每一十五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南行校之,川形有北向及#6束北西南者,每五百里,○新校正云:按別本作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日,陰氣行早一日;南向及束南西北川,每一十五里,熱氣至早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五十里,陽氣發早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北行校之,川形有南向及束南西北者,每二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日,陰氣行早一日;北向及束北西南川,每一十五里,寒氣至早一日,熱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二十里,熱氣行晚一日,寒氣至早一日。大率如此。然高處峻處,冬氣常在,平處下處,夏氣常在,觀其雪零草茂,則可知矣。然地土固有弓形川,蛇形川,月形川,地勢不同,生殺榮枯,地同而天異。几此之類,有離向丙向巽向乙向震向處,則春氣早至,秋氣晚至,早晚校十五日,有丁向坤向庚向兌向辛向乾向坎向艮向處,則秋氣早至,春氣晚至,早晚亦校二十日,是所謂帶山之地也,審觀向背,氣候可知。寒涼之地,磚理開少而閉多,閉多則陽氣不散,故適寒涼,腹鈴脹也。濕熱之地,嗅理開多而閉少,開多則陽氣發散,故往溫熱,皮鈴瘡也。下之則中氣不餘,故脹已。汗之則陽氣外泄,故瘡已。
  帝曰:其於壽夭何如?
  言土地居人之壽夭。
  岐伯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陰精所奉,高之地也;陽精所降,下之地也。陰方之地,陽不妄泄,寒氣外持,邪不數中,而正氣堅守,故壽延。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泄無度,風濕數中,真氣傾竭,故夭折。即事驗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眾人壽,東南方眾人夭,其中猶各有微甚爾,此壽夭之大異也,方者審之乎!
  帝曰:善。其病者,治之奈何?岐伯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西方北方人皮膚閉勝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