饉奉以紀天元,下論文義備矣。○新校正云:詳運有太過、不及、平氣,甲庚丙壬戊主太過,乙辛丁癸己主不及,大法如此,取平氣之法,其說不一,具如諸篇。
  帝曰:其於三陰三腸,合之奈何?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標,謂上首也。終,謂當三甲六甲之終。○新校正云:詳午未申酉戌亥之歲為正化,正司化令之實,子丑寅卯辰巳之歲為對化,對司化令之虛,此其大法也。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一,一少陰之上,熱氣榆雙主之;太陰之上一、鑼氣生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j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化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三陰三陽為標,寒屠操濕風火為本,故云所謂本也。天真元氣分為六化,以統坤元生成之用,徵其應用則六化不同,本其所生則正是真元之一氣,放日六元也。○新校正云:按別本六元作天元。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藏之金一置,署日天元紀。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三十八竟
  #1變:原作『物』,據顧本改。
  #2生:原作『吐』,據頗本改。
  #3宮;原作『官』,據頗本改。
  #4地:原作『也』,據頗本改。
  #5六:原作『以』,據顧本改。
  #6布氣:頗本作『氣布』。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三十九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五運行大論篇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
  明堂,布政官也。八極,八方目極之所也。考,謂考校。建,謂建立也。五常,謂五氣,行天地之中者也。端居正氣,以侯天和。
  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新校正云:詳論謂《陰陽應象大論》及《氣交變大論》文,彼云: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
  余聞五運之數於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耳,首甲定運,余因論之。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不合陰陽,其故何也?
  首甲,謂六甲之初,則甲子年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
  上古聖人,仰觀天象,以正陰陽,夫陰陽之道,非不昭然,而人昧宗元,迷其本始,則百端疑議,從是而生,黃帝恐至理真宗,便因誣廢,愍念黎庶,故啟問日;天師知道出從真,叉非謬述,故對上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陰陽法》曰:甲巳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蓋取聖人仰觀天象之義。不然,則十干之位,各在一方,徵其離合,事亦寥闊。嗚呼遠哉!.百姓日用而不知爾。故《太上立言》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此其類也。○新校正云:詳金主乙庚者,乙者庚之柔,庚者乙之剛。大而言之陰與陽,小而言之夫與婦,是剛柔之事也。餘并如此。
  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言智識偏淺,不見源由,雖所指彌遠,其知彌近,得其元始,桿鼓非遙。
  帝曰:願聞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鈐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氏、勗、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斡,則天地之門戶也。
  戊土屬乾,己土屬巽。《遁甲經》曰: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晨暮占雨,以西北、束南。義取此。雨為土用,濕氣生之,故此占焉。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論,謂《天元紀》及《陰陽應象》論也。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面向北而言之也。上,南也。下,北也。左,西也。右,束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