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經言,謂上古經言也。
  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問,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慄,謂振慄也。
  帝曰:陰虛生內#4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院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下焦不通。
  胃氣熱,熱氣黑胸中,故內熱。
  甚用其力,致勞倦也。貴役不食,故穀氣不盛也。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勝理閉塞,玄府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無玄府二字。
  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外傷寒毒,內薄諸陽,寒外盛則皮膚收,皮膚收則勝理密,故衛氣蓄聚,無所流行矣。寒氣外薄,陽氣內爭,積火內繙,故生外熱也。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寫,不寫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勝理不通。
  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溫氣,謂陽氣也。陰逆內滿,則陽氣去於皮外也。
  帝曰:陰與陽并,血氣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營主血,陰氣也。衛主氣,陽氣也。夫行針之道,叉先知形之長短,骨之廣狹,循《三備》法通計身形,以施分寸,故日用形也。四時多少高下,具在下篇。
  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寫奈何?岐伯曰:寫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言欲開其穴,而泄其氣也。切,謂急也,言急出其針也。《針經論#5》曰: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也。大氣,謂大邪氣也。屈,謂退屈也。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動無後時。莫病,謂無病也。繆刺者,刺絡豚,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
  巨刺者。刺經豚。豚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三十六竟
  #1同:顧本作『通』。
  #2伏:原作『代』,據顧本改。
  #3外:原作『水』,據王注改。
  #4內:原作『日』,據顧本改。
  #5針經論:顧本作『針解篇』。
  #6也:顧本作『脈』。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三十七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繆刺論篇
  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
  繆刺,言所刺之穴,應用如紕繆綱紀也。
  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藏,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藏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藏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病在血絡,是謂奇邪。○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大絡,十五絡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日繆刺。
  四末,謂四支也。
  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病易且移。
  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
  先病者,謂彼痛未止,而此先病以承之。
  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日繆刺。
  絡,謂正經之傍支,非正別也,亦兼公孫、飛揚等之別絡也。○新校正云:按王氏云非正別也,按本論邪客足太陰絡,令人腰痛注引從牌合陽明,上絡啞,貫舌中乃太陰之正也,亦是兼脈之正,安得謂之非正別也。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
  以其絡之別者,并正經從腎上貫肝鬲,走於心包,故邪客之,則病如是。
  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
  然骨之前,然谷穴也,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陰榮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刺此多見血,令人立饑欲食。
  不已,左取右,右取左,
  言痛在左,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