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反此者病。
  《陰陽應象大論》曰:形歸氣。由是故虛實同焉。反,謂不相合應,失常平之候也。形氣相反,故病生。氣,謂脈氣。形,謂身形也。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靈樞經》曰:榮氣之道,內穀為實,穀入於胃,氣傳與肺,精專者上行經隧。由是故穀氣虛實,占叉同焉。侯不相應,則為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實作寶。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脈者血之府,枚虛實同焉。反不相應,則為病也。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氣虛為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當身寒,反身熱者,脈氣當盛,脈不盛而身熱,證不相符,故謂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氣盛身寒,氣虛身熱,此謂反也。當補此四字。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胃之所出者,穀氣,而布於經脈也。穀入於胃,脈道乃散。今穀入多而氣少者,是胃氣不散,故謂反也。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胃氣外散,肺并之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經脈行氣,絡脈受血,經氣入絡,絡受經氣,侯不相合,故皆反常也。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傷,謂觸冒也。寒傷形,故氣盛身寒。熱傷氣,故氣虛身熱。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脫血則血虛,血虛則氣盛內鬱,化成津液,流入下焦,故云濕居下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胃氣不足,肺氣下流於胃中。故邪在胃,然肺氣入胃,則肺氣不自守,氣不自守,則邪氣從之,故云邪在胃及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
  飲,謂留飲也。飲留脾胃之中則脾氣溢,脾氣溢則發熱中。
  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風氣盛滿,則水漿不入於脈。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
  入為陽,出為陰,陰生於內故出,陽生於外故入。
  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陽盛而陰內拒,故熱。陰盛而陽外微,故寒。
  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言用針之補寫也。右手持針,左手捻穴,故實者右手開針空以寫之,虛者左手開針空以補之也。捻,音涅。
  針解篇
  黃帝問曰:願聞《九針》之解,虛實之道。岐伯對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蒐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
  蒐,積也。陳,久也。除,去也。言絡脈之中血積而久者,針刺而除去之也。
  邪盛則虛之者,出針勿按。
  邪者,不正之目,非本經氣,是則謂邪,非言鬼毒精邪之所勝也。出針勿按,穴俞且開,故得經虛,邪氣發泄也。
  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
  徐出,謂得經氣已久乃出之,疾按,謂針出穴已速疾按之。則真氣不泄,經脈氣全,故徐而疾乃實也。疾出針,謂針入穴已,至於經脈,即疾出之。徐按,謂針出穴已,徐緩按之,則邪氣得泄,精氣復固#1故疾而徐乃虛也。
  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
  寒溫,謂經脈陰陽之氣也。
  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言其冥昧,不可即而知也。夫不可即知,故若無。慧然神悟,故若有也。
  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
  知病先後,乃補寫之。
  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
  《針經》曰: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此之謂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若有若亡,為虛與實。
  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
  妄為補寫,離亂大經,誤補實者,轉令若得,誤寫虛者,轉令若失,故曰若得若失也。《針經》曰:無實實無虛虛。此其誡也。○新校正云:詳自篇首至此,與《太素》九針解篇經同而解異,二經互相發明也。
  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也。
  熱在頭身,宜纔針。肉分氣滿,宜員針。詠氣虛少,宜緹針。寫熱出血,發泄固病,宜鋒針。破癱腫,出膿血,宜姅針。調陰陽,去暴痺,宜員利針。治經絡中痛痺,宜毫針。痺深居骨解腰脊節勝之問者,宜長針。虛風合於骨解皮膚之問,宜大針。此之謂各有所宜也。○新校正云:按別本姅一作鈹。緹,音氏。
  補寫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
  氣當時刻謂之開,已過未至謂之闔。時刻者,然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不已,氣行不已。如是則當刻者謂之開,過刻及未至者謂之闔也。《針經》曰:饉候其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此所謂補寫之時也。○新校正云:詳自篇首至此,文出《靈樞經》,《素問》解之,互相發明也。《甲乙經》:補寫之時,以針為之者。此脫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