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俱沉,何以別之?
  肝腎在鬲下,故脈皆沉,何所有別。
  然:牢而長者,肝也。
  肝屬木,肝木生於地,牢義可知。枝葉長於天,長義出此。牢者是藏,長者是府。
  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
  腎屬水,其性濡,水性外柔,按之乃濡,水性內剛,舉之乃實。濡者是藏,實者是府。
  脾者中州。
  脾屬土,位居中央。州者,州縣之義。中州者,中國之義。
  故其脈在中。
  上有心肺,下有肝腎,而脾脈在於其中。
  是陰陽之法也。
  心為陽藏,位處上焦,以陽居陽,故為陽中之陽。肺為陰藏,位處上焦,以陰居陽,故為陰中之陽。腎為陰藏,位處下焦,以陰居陰,故為陰中之陰。肝為陽藏,位處中焦,以陽居陰,故為陰中之陽。脾為陰藏,位居中焦,以太陰居陰,為陰中之至陰。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有脈或一陰一陽,或一陰二陽,或一陰三陽;有脈或一陽一陰,或一陽二陰,或一陽三陰。
  如此之言。
  如此言陰陽脈。
  寸口有六脈俱動耶?
  問寸口之中,有六脈皆形動耶。
  然:言此#7 者。
  言此六脈。
  非有六脈俱動也。
  非是六脈!俱動於寸口。
  謂脈來浮、沉、長、短、滑、澀也。
  引三陰三陽脈,以應六氣,浮、滑、長,三陽脈;沉、短、澀,三陰脈。
  浮者陽也。
  浮是少陽脈。
  滑者陽也。
  滑是陽明豚。
  長者陽也。
  長是太陽脈。
  沉者陰也。
  沉是少陰脈。
  短者陰也。
  短是厥陰豚。
  澀者陰也。
  澀是太陰豚。
  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
  一陰者,是況脈也。一陽者,是滑脈也。若脈見於左手尺部,此是腎與膀胱,藏府表裹順也。若在左手寸口,即為病豚逆也。
  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
  一陰者,脈況也。二陽者,脈滑而長也。此脈見於陰部,是陽下乘於陰部。
  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
  一陰者,脈沉也。三陽者,脈浮滑長也。尺中已浮滑而長,又時一沉,此是陽中伏陰也。
  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
  一陽者,脈浮也。一陰者,豚澀也。浮澀者肺脈,當見右手寸口,是本部之陰陽順也。若在左關,即病為逆也。
  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
  一陽者,豚長也。二陰者,脈沉澀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現者,此是血氣俱虛,為陰乘陽者也。
  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
  一陽者,脈浮也。三陰者,脈況澀短也。寸部已沉澀而短,又時時浮者,此陰中伏陽也。
  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各以十二經所在,觀春夏秋冬六豚之變,則知病之逆順也。
  五難曰:
  脈有輕重,何謂也?
  診脈有輕有重,以等陰陽高下,其說如何。
  然:初持脈。
  先看肺豚,舉一例以為式。假令初診右手寸口肺脈。
  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菽者,豆也。肺主皮毛,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問,是肺脈。几診肺豚,要輕手以按之。
  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
  心主血脈,次於肺,如六豆之重。几診心脈,要略重手以按之。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脾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几診脾脈,要不輕不重手以按之。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卑#8者,肝部也。
  肝主筋,又在脾下,如十二豆之重。几診肝脈,略重手按之。
  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
  腎主骨,其脈況,要重下手按至於骨。舉起手指,脈來急疾乃是腎脈也。
  故日輕重也。
  心肺在鬲上,藏中之陽,陽浮於上,宜輕按之。肝腎在鬲下,藏中之陰,陰沉於下,宜重按之。
  六難曰:
  脈有陽盛陰虛,陰盛陽虛,何謂也?
  有陽脈盛實而陰脈虛損,有陰豚盛實而陽脈虛損,其說如何。
  然:浮之損小。
  浮為陽脈,浮而損小,為陽脈之虛。
  陽脈是寸口,本浮而實,今輕手浮而得之,更損滅#9而小,故日陽虛不足。
  沉之實大。
  沉為陰脈,沉而實大,為陰脈之盛。陰脈是尺部,本沉而濡,重手按之,及更實大,是陰盛太過。
  故曰陰盛陽虛。
  故斷之日陰盛陽虛之脈。
  沉之損小。
  沉為陰脈,沉而損小為陰脈虛。陰豚本沉,重手按之,更損至而小,是陰虛不足也。
  浮之實大。
  浮為陽脈,浮而實大,是陽脈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