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傷道民。某甲三魂七魄,催遣急還,佩其真形,形如太上。急急如律令。
  太極真人曰:勑符帖即云:今日當直官某神直
  其神假如今日是甲子,即云王文卿,從官一十八人,符史天季二人,須把符帖行下事允,不允事須告報。急急如律令。又如太上老君律令。
  日,速把符牒往彼,與廟社城隍同心併力,出兵收捕勘責,云云。
  云者,即有事須言,盡得允謝。
  事須允達,訖報上考召院者。
  考召法師身家常自厭鎮口舌法
  老君告徐法師及羅法師曰:卿為考召之法,常發心助國安邦,救治百姓。事須自厭鎮口舌。天地水三官之中,多有婚鬼妬神,常令人心性兇麤,不依道戀,即致令身家足染人唇齒。常每年五月五日,輒書帶一符,一年之中永絕。并正月一日吞一符,心不起口州夫口舌皆起於心性中生,如心性究,不生,外亦不起。如心無性靜, 不曾妄妬娘於人,人強為己之口舌者,可以八月一日、五日,於靜室中,躡地紀三遍。
  不用飛天綱,但地紀禹步。訖,即散禹步三步九跡,又重一十二步,又轉一十五步,即呼彼作唇齒,人名小呼之。
  此人妄作某乙身之口舌,羅列千言萬語,某乙禁止,令即便止。止即吾已,不肯止者死。急急如律令。誦地紀一十八咒。
  從吾受天地氣,當為天地使云云,直到金木相伐,水火相滅,銅口鐵舌等,十八咒畢也。
  永斷不發。一若不伏更發,即便誦咒,彼自凶敗至死。
  後聖君告天師曰:此法大驗,不可妄行。須是真實、即可為之。太上老君不許妄為之,作害平人,身得罪退仙。夫人被自妄無故為口舌者,先且止之。三度止之不止,即可為此法。
  為官人及百姓厭鎮口舌法
  太上老君曰:夫為考召法師者,以清淨身心
  清淨者,身心清淨也。性不食肉,娶妻育子也,但以心常直,不偏不邪,不食不欲,不妬不,不憎不愛,不侵不奪,不爭不競,不婬不濫也。
  後聖君告張天師曰:常以忠直,無偏無黨,不受偏囑偏求之人,可行此法。
  身心正宜,不生婬盜。天師曰:此兩字難明,伏請開解告曉聾俗。君曰:自己有妻妾,不妄婬他人妻妾。子自有經法籙,須受,莫以冒法盜法,比之大惡之罪,慎之,至道不為。
  若有志士精心學道,并為官清化,妄被妬之人,非謗毀斥讒佞,口舌來去不止者,可以與書符三道帶之,彼人自休。
  符在三部雜符中,檢書得,不具此中。
  如不休,以六壬雷公式等,共封之。有法在《式經》中。
  《式經》中有符印,如法行用,一依之甚驗,於水火之速也。
  封式訖,於淨室中躡地紀三遍,飛天綱三遍,散為禹步三步九跡,配衣,轉天關,遙指之。咒曰:五行相推,金木相伐,水火相減,云云。誦三遍訖。咒訖,捻訣,訣在左手第一指甲下。捻彼人合口,速於水火。此法神驗,祕之。
  為官人百姓斷內外注祟鬼賊妄為蟲蠱殺人不止法
  太上老君曰:世人不論貴賊,皆有注祟,內外死亡。為鬼入人宅,妄求生人魂魄代死,遂作注祟。祟家中生人以兄弟,或父子相注,如此者往往有之
  世人呼為墓,李尊師慧舉。訣云:即今祟家疾也。
  不絕。
  可以求生替死者,為此死鬼被蛀蟲咬死魂魄亦被蟲蛀所侵食,如人被蟲婿等所咬,不安恓惶至甚,所以求替代。道士若有法術,斷得此疾,其功甚大,天地為之歡心,令子得道。救得一家,獲一百功。功謂之陽人得不病不死,陰魂得離此蟲食人苦切痛毒之難,託生為人身,便無怨注之氣也。
  道士可與救斷禁之止,令斷生死,得恩聞天地,道功也。
  老君斷注,有符五道,并牒帖地界社廟城隍神官
  上古只言社廟,無城隍神。起自吳王芮,墓在吳中。至晉時太守劉文景,於吳中築城,到墓上。至夜城壁俱倒,土盡被陰兵運除,明旦不見城土,俱不得往,如此七八度。太守即夜,令人捕捉。夜見一天子從地中出,從兵數萬衆,卻捉捕之人,馬之曰:我是吳王芮也,我墓入地二丈,卿何要苦築,從墓上過。吾每夜使人崩城運土,非是別怪。卿能移城垣屈曲,離墓百步,吾與汝保護此城人物,令生世世平安。太守因此留墓,移城立廟,因此即有城隍神官。今諸處即有先葬在地府,與地府議,太上天帝便許所在州縣有地主者,便令為城隍神官之首。符牒出勑,驅役甚驗,應於口允達。
  等衆,出兵馬,與直官把牒帖,
  百姓行帖,官人行牒是也。
  入某州縣鄉里某人家,收捉注祟鬼賊,云云。
  牒依前引上儀課為帖牒。
  太上老君斷注符五道,
  二道在此咒中,是驗者。三道在三部雜符中,尋取多在正一三部中,非靈寶三部中。世有靈寶三部雜符,太玄三部雜符,六甲三部雜符,六壬三部雜符,六丁三部雜符等,總是太上老君所撰集,七十二卷,并出《老君正傳》中法也。
  二符神驗,具於此書。
  三符具前注。卷內符並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