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天地萬物而不自見也。天地萬物亦取法乎道矣。
  陽者,道之用。陰者,道之體。陽用陰,陰用陽。以陽為用則尊陰,以陰為用則尊陽也。陰幾於道,故以況道也。
  六變而成三十六矣#31,八變而成六十四矣,十二變而成三百八十四矣。六六而變之,八八六十四變而成三百八十四矣。八八而變之,七七四十九變而成三百八十四矣。
  圓者六變,六六而進之,故六十變而三百六十矣,方者八變,故八八而成六十四矣,陽主進,是以進之為六十也。
  圓者,星也。曆紀之數,其肇於此乎。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倣於此乎。蓋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故犧、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範》也。
  蓍數不以六而以七,何也?并其餘分也。去其餘分則六,故策數三十六也。是以五十者,六十四閏歲之策也。其用四十有九,六十四卦一歲之策也。歸奇卦一,猶一歲之閏也。卦直去四者,何也?天變而地效之。是以蓍去一則卦去四也。
  圓者,徑一圍三,重之則六。方者,徑一圍四,重之則八也。
  裁方而為圓,天之所以運行。分大而為小,地所生化。故天用六變,地用四變也。
  一八為九,裁為七,八裁為六,十六裁為十二,二十四裁為十八,三十二裁為二十四,四十裁為三十,四十八裁為三十六,五十六裁為四十二,六十四裁為四十八也。一分為四,八分為三十二,十六分為六十四,以至九十六分為三百八十四也。
  一生六,六生十二,十二生十八,十八生二十四,二十四生三十,三十生三十六,引而伸之,六十變而生三百六十矣。此運行之數也。四生十二,十二生二十,二十生二十八,二十八生三十六。此生物之數也。故乾之陽策三十六,兌、离、巽之陽策二十八,震、坎、艮之陽策二十,坤之陽策十二也。
  圓者,一變則生六,去一則五也。二變則生十二,去二則十也。三變則生十八,去三則十五也。四變則二十四,去四則二十也。五變則三十,去五則二十五也。六變則三十六,去六則三十也。是以存之則六六,去之則五五也。五則四而存一也,四則三而存一也,二則一而存一也。故一生二,去一則一也。二生三,去一則二也。三生四,去一則三也。四生五,去一則四也,是故二以一為本,三以二為本,四以三為本,五以四為本,六以五為本也。更思之。
  方者,一變而為四,四生八,并四而為十二。八生十二,并八而為二十。十二生十六,并十二而為二十八。十六生二十,并十六而為三十六也。一生三,并而為四也。十二生二十,并而為三十二也。二十八生三十六,并而為六十四也。更思之。
  《易》之大衍,何數也?聖人之倚數也。天數二十五,合之為五十。地數三十,合之為六十。故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五十者,蓍之數也。六十者,卦之數也#32。五者,蓍之小衍也。數五十為大衍也。八者,卦之小成也。六十四為大成也。蓍德圓,以況天之數。故七七四十九也。五十者,存一而言之也。卦德方,以況地之數。故八八六十四也。六十者,去四而言之也。蓍者,用數也。卦者,體數也。用以體為基,故存一也。體以用為本,故去四也。圓者本一,方者本四。故蓍存一而卦去四也。蓄之用數七,若其餘分,亦存一之義也。掛其一,亦去一之義也。蓍之用數,掛一以象三,其餘四十八則一卦之策也。四其十二為四十八也,十二去三而用九。四八三十二所去之策也,四九三十六所用之策也。以當乾之三十六,陽爻也。十二去五而用七。四五二十所去之策也,四七二十八所用之策也。以當兌、离之二十八,陽爻也。十二去六而用六。四六二十四所去之策也,四六二十四所用之策也。以當坤之二十四#33,陰爻也。十二去四而用八。四四十六所去之策也,四八三十二所用之策也。以當艮、坎之二十四爻,并上卦之八陰為三十四爻也。是故七九為陽,六八為陰也。九者,陽之極數。六者,陰之極數。數極則反,故為卦之變也。震、巽無策者,以當不用之數。天以剛為德,故柔者不見。地以柔為體,故剛者不生。是以震、巽無策也#34。乾用九,故其策九也。四之者以應四時,一時九十日也。坤用六,故其策亦六也。
  奇數四,有一、有二,有三、有四也。策數四,有六、有七、有八、有九。合而為八數,以應方數之八變也。歸奇合卦之數有六,謂五與四四也,九與八八也,五與四八也,九與四八也,五與八八也,九與四四也。以應圓數之六變也。
  奇數極於四而五不用,策數極于九而十不用。五則一也,十則二也。故去五十而用四十九也。奇不用五,策不用十,有無之極也,以況自然之數也。
  卦有六十四而用止六十者,何也?六十卦者,三百六十爻也。故甲子止于六十也。六甲而天道窮矣,是以策數應之,三十六與二十四合之則六十也,三十二與二十八合之亦六十也。
  乾四十八,坤十二。震二十,巽四十。离、兌三十二,坎、艮二十八。合之為六十。蓍數全,故陽策也,三十六與二十八合之為六十四也。卦數去其四,故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