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以靜為主,則世不知之矣。夫太極之體本乎靜,其動者依乎靜,然後而動,非先以之靜,故不能繼之以動。三才之道,是以靜者為動者之主矣。況靜而生性,動而生炁,靜而生仁,動而生智,天下之事莫不由動之所以生也。今謂陽動其所本必靜,陰濁其所本必清。靜為動之體,動為靜之用也。由此觀之,靜者逸而動者勞,靜者尊而動者卑。苟非靜,何以一天下之動也。非清,無以明天下之濁。故聖人取至靜以為道,非賤陽而貴陰也,取乎太極之始也。夫天雖動,而有動中之靜。地雖靜,而有靜中之動。天非靜,故不能應萬物之情,地非動,故不能發萬物之生。故乾之中陰為離,日象也。坤之中陽為坎,月象也。是陽必以靜為體,陰必以動為基也。天體靜所以剛而愈健,地體動所以生而不息。故天地常應常靜之妙也。陽動陰靜,天地之正體也。陽清陰濁,天地之正形也。陽剛陰柔,天地之正理也。陽尊陰卑,天地之正位也。一起一伏,陰陽之升降也。一住一來,陰陽之代謝也。一晝一夜,陰陽之明晦也。一寒一暑,陰陽之推遷也。至於充塞兩間之不變,周遊六虛之不移,窮之不見其終,推之不見其始,寂然不動,靜體本然者,此又非陰陽之形,寒暑之炁可以測也。
  佛氏 字心輪圖說
  陳遁齋曰:此圖甚妙,由釋氏之閫奧,造儒者之門庭,從前大善知識開示未嘗及此。
  佛氏以 字書于胸中者,表法也。謂其如輪,兩相交互,均於四象,齊為八卦,交為經緯,互為始終。會於中,為五行,為五常、五炁、五戒。在經為四句,在人為四大。陰陽性命、道德仁義、精神魂魄、汞鉛龍虎、乾離坤坎之妙,莫不均於其中也。其進亦平,其退亦平,順可行,逆可行,可以四五,可以八九。縱亦無窮,橫亦無窮,天人之理無不該載。所以佛氏書之於胸,象法輪於心中,轉運不已也。其音曰萬,言萬物莫不由是道也。推其本乃十字也。始於一,成於五,圓於十,包於萬。 字乃十字委曲也,曲直兩通之義也。所以《華嚴經》自始及末每事舉十,取其上下平等,體用互換,無欠無餘,無高無下,猶應輪寶藏,周匝莊嚴,一切義理無不宗之,意義甚深,非言可盡。
  中庸 真常 常住
  無過不及之謂中,不易不偏之謂庸。中也者,兩儀間之極則也,人心中之極理也。庸也者,天下獨存之至也,古今不變之常也。在釋氏之謂常住,在太上之謂真常。常住者不變,故不遷流之義也。真常者,不妄亂不更易之義也。堯舜以之而揖讓,孔孟以之而授受,釋氏以之化萬類,太上用之御三才,即此道也。夫中庸,儒者之極道也。常住,釋氏之極道也。真常,太上之極道也。因時有古今,道有升降,故體同用異也。非聖人命理之所以殊焉。
  聖人特施設不同說
  太極之道,始之於性,終之於命,三才之立,無過此也。萬物之生,不出是也。況兩儀之大,風土之殊,人物之衆,各秉乎性命以生,品類雖異,太極未始不同也。故釋氏用之以化天下復本性。老氏用之以化天下復元炁。儒氏用之以化天下復元命。非性無以明大道之妙,非炁無以彰太極之原,非無以行教化之大。此三者,超形器,炁母,正大倫,天人之本也。三才不能須臾離之。是故取之有體用,得之有先後,非所謂過與不及也。窮其始終,釋即道也。道即儒也。今謂釋之寂滅,不近人情。道之清虛,不足以治天下。儒之名義,不足以超生死。是各執其一偏於得失之間耳。聖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淺深之間哉。用之於天下,特施設之不同也。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常者,不變易也。清者天之性,靜者地之性也。天地之理貴常,是以取之為一道也。且天非清,故不能極其高而垂萬象。地非靜,故不能厚其下而載其萬物。其德不常,則天可傾也,地可陷也,日可冷也,月可熱也,四時可顛倒也,萬物可錯雜也。惟其常,故能於萬物古今不遷變焉。況人肖天地為形,合陰陽為命,禀受一靈之妙,常自清靜,秪為無昕煩惱之所汩沒,愛欲昏亂之所牽纏,由是其常汩其清,動其靜,故不能與天地同其久,大道合其真也。誠能契其常,合其清靜,天地敢不悉其妙而歸之哉。
  度人經元始寶珠說
  元始者,大無空洞之首也。出乎太極之上,居乎九炁之先,其炁降為乾,分為坤,合為人。三光五行,四序八卦,莫不由玄元始三炁之所立也。《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本乎是矣。夫元始一炁,至清靜,至虛無,至無為,至精一,是為萬道之宗,萬靈之本,萬化之首,萬物之根。本無名言,故天尊假名言而名言之。經曰:元始天尊懸一寶珠,大如黍米,於空玄之中,寂無遺響。此經一段,乃天尊開方設便,引化群生,言之各有所表者也。夫寶珠者,玄牝之一竅也,真空之妙有也,水火乾元之本也,萬靈之性智也,居於空玄之中。空者,表來處本無也。玄者,表無中生有也。去地五丈者,表五行大衍之圓數也。木、火、土、金、水之一貫也。五屬土居中央,統攝坎離震兌之四象也。此珠必去地五丈,高無過踰,低無不及,表玄牝一竅,始出於五行之首,終居於五炁之中也。元始登引天真大神等,俱入寶珠之中,此表一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