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則無憂也。多事有於憂,則神昏氣濁也。無事無於憂,則神清氣爽也。氣濁則有思淫惡也,喪其魂魄也。氣清則無慮清善,聚其鉛汞也。魂魄散而性下沉也,鉛汞成而性上昇也。經云:絕學無憂。無於憂,念其道,則真有實得也。
  第三十三 問得
  復詢:得者何也?答曰:得者,真得則得其無名之清寵,偽得則得其有名之濁辱也。得清寵者,無貪爭也。得濁辱者,有貪爭也。無貪爭,則真通其善道也。有貪爭,則偽迷其惡俗也。真全其萬行,則上寵也。偽造其萬業,則下辱也。悟則無生也,迷則有墮也。經云:寵辱若驚。得其偽名著則真道失也。
  第三十四 問失
  復詢:失者何也?答曰:失者,失其無為之道也。失者,著於有為之道也。失者,失其無為之德也,失者,著於有為之德也。達其無為之道,則真無盡也。著其有為之道,則偽有盡也。達其無為之德,則性常平也。著於有為之德,則心有憎也。無為之道無盡,則真無壞也。有為之道有盡,則偽有壤也。無為之德真平,則通天也。有為之德偽憎,財即墮也。經云: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達無為則無失,通其清福也。
  第三十五 問福
  復詢:福者何也?答曰:福者,真福乃道也,人之命也;世福乃塵也,物之寶也。無為之道福者,如皓月常盈也。有為之世福者,如缺月漸虧也。皓月盈而人之命也,缺月虧而世之寶也。命者無盡之道福也,寶者有盡之世空也。悟其道,則福生也。迷於世,則業沉也。經云: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達其道之福,則無於禍也。
  第三十六 問禍
  復詢:禍者何也?答曰:禍者,人之欲也,預造於愆也。人若業有一分,天降於十分禍也。人若善有一分,則天賜於十分福也。經云: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人若不生於萬惡,則勝修於萬善也。人若不著於萬物,則勝施其萬惠也。經云:三返晝夜,用師萬倍。達其無為,則清福有其萬倍也。迷其有為,則偽福匿於禍也。經云:禍兮福所倚。真者非外捨也。
  第三十七 問捨
  復詢:捨者何也?答曰:捨者,世之捨於財,則望其福也。捨者,道非捨於有,而取其無也。捨財取其福,則不通其真福也。捨有著於無,則不通其真無也。真福者,萬慈也。真無者,萬達也。慈則救於物也,達則明其理也。慈廣則德褊也,理闡則道明也。經云: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進其道非取也。
  第三十八 問取
  復詢:取者何也?答曰:取者,妄而非正也。至真者道也,通清者德也。盡於物而達,則道歸之。處其下而深,則德歸之。真不著於有,則物歸之。海不處於上,則清歸之。物歸之,全其造化也。清歸之,全其至德也。人若悟於世偽,則達其虛無而有功也。人若悟於盡我,則通其謙下而有行也。經云: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真無所取則明其中也。
  第三十九 問中
  復詢:中者何也?答曰:中者,天之平也。天施恩而生萬物者,不揀擇,則謂之明其中也。人之平者,真布德而通萬化者,不憎愛,則謂之明其中也。天平而萬物生成,則天有其功也。人平而萬化真通,則人有其行也。天若愛者與恩,則無其大功也。人若愛者施惠,則無其大行也。經云:夷道若類。明其夷道,則清福無邊也。
  第四十 問邊
  復詢:邊者何也?答曰:邊者,不通其理也。見於有而不通其無也,見其無而不通於有也,謂之邊見。不著於邊見,則通其理也。見其有而通於無也,見其無而通於有也。通於有則抱道而隱於洞天也,達於無則抱道而隱其京華也。經云:為無為,事無事。不立於二邊,則真無著也。
  第四十一 問著
  復詢:著者何也?答曰:著不著,則同塵而身混於萬物之有也。真無著其萬有之心,則謂之大達也。不著著,則出塵而身遠於萬物之有也。真有著其萬物之念,則謂之未達也。著不著,則身似於藕也。不著著,則身若蓮也。身在於塵,性無於塵,則了真也。身遠於塵,心有於塵,則未了也。經云:弊則新。真了則身應於物,非著非離也。
  第四十二 問離
  復詢:離者何也?答曰:離者,身離於欲,心忘其塵,則寂然守其志也。離者,身隱於名山,真應其琴書,寂然樂通志也。守其志,則淳朴也。樂通志,則華達也。身淳朴而心華達,謂之偽形神而俱妙也。形朴散而真華達,財謂之真形神俱妙也。經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清脫離於物殼,則通人也。
  第四十三 問人
  復詢:人者何也?答曰:人者,人之生縱其惡,則死沉於惡道輸轉也,謂之天所治於人也。人之生不修其福,則死沉貧賤輸轉也,謂之天所治於人也。人之有所善,則生在於中華,修其道也。人之有其洪禧,則生在於中國,積其德也。人有於惡,則天乃惡報也。人有其善,則天乃善報也。經云:治人事天,莫若嗇。人之不通其天意,所執於我也。
  第四十四 問我
  復詢:我者何也?答曰:我者,真我者,人之性也。我道無形之道也,我善無為之善也,人皆謂不肖也。偽我者,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