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乃為珍寶。
  俱出#57 異名皆由一門。
  三物異名甚多,由乎一門而出。智者詳之,終自悟也。
  非徒累句,諧偶斯文。
  撰此本為還丹,豈徒累其文句。
  殆有其真,礫略可觀。
  此文礫格,礫略可觀。
  使余敷偽,披卻#58贅愆。
  是文字令妙理之紛,敷去贅愆,使不見有謂之辭。
  命《 參同契》唯覽其端。辭寡意大,後嗣宜遵。
  辭寡而意大,言微而旨深。學道之人,宜其遵奉也。
  委時去世#59依託丘山。循遊寥廓,與鬼為鄰。
  虞翻以為委邊著鬼是魏字,斯得與鬼。不然,其悟道之後,何得與鬼為鄰行耳?
  化形而亡#60淪寂無聲。
  魏公初服丹時,化形而亡。亡後,乃與雞犬同仙矣。
  百代#61 一下,遨遊人問。
  仙人百代一下,遊於人問。
  陳敷羽翮,東西奔傾#62。
  羽化之後,隨意束西。
  湯遭厄際,水旱隔并。柯葉萎黃,失其華榮。
  謂水厄火,如湯逢旱也。
  吉人相乘,安隱長生#63 。
  吉人學道者,負荷此法而為還丹,鈴得長生也。
  鼎器歌
  圓三五。
  器腹圓處,圍之而有一尺五寸。
  寸一分。
  器口明問,闊一寸一分。
  口四八。
  從口上際至器下底,長三寸二分。
  兩寸脣。
  器脣橫闊二寸。
  長尺二#64,厚薄勻。
  器頂并腹,並一尺二寸,令厚薄勻平相似。
  腹齊三#65。
  器腹外當中,安三箇齊孔,闊狹須勻,以鐵穿為器足,則入火之際,免其動搖。
  坐垂溫。
  空中懸物謂之垂,即明器於爐中,懸之而不著地。
  陰在上。
  器中流水。
  陽下奔。
  器下有火,密塞爐,令火氣下奔。
  首尾武。
  初時及欲終,並皆用武。
  中間文。
  中心用文火也。
  始七十#66。
  初,以七十日武火也。
  終三旬#67。
  欲終時三十日,還用武火。
  二百六,善調均#68。
  初,七十日.武火。中問,二百六十日文火。終,三十日武火。通計三百六十日,即一年功畢矣。
  陰火白,黃芽鉛。
  黃芽,是鉛之中所出也。
  兩七聚#69,輔翼人。
  鋼砂固口,金水不飛。
  繕#70理腦,定昇玄。
  以理石,石腦固際之也。子處中,得安存。子謂水也。水是金子,故言子也。若以鋼砂理石,石腦固濟,則子在器中而安存也。
  來去遊,不出門。
  固濟堅密,水遊器中。
  漸成土#71,性情#72純。
  金水凝結,漸至堅冰,即成還丹。
  卻歸一,還本源。
  鍊金成金,是還本也。一者,道之根源也。
  至一周,甚辛勤。
  還丹之功,一年方畢。晝夜不歇,可謂劬勞。
  密防護,莫迷昏。
  固濟堅牢,不得體怠。
  途路遠,復#73幽玄。
  一年始成方可。玄遠變化無準,豈不幽玄?
  若達此,會乾坤。
  若達水火之道,即會乾坤之門。乾為金,坤為水也。
  片子霑,淨魄魂#74。
  日服一稻米,即為片子也。
  樂道者,尋其根。
  尋其根源,不離金水等物。
  審五行。
  金、木、水、火、土。
  定銖分。
  一斤當三百八十四銖,以應三百八十四爻。
  諦思之,不須論。
  審思之,不得與非道者論說。
  深藏守,莫傳文。
  藏諸筐筍,母妄傳人。
  御白鶴兮,駕龍麟。遊太虛兮,謁仙君。錄天圖兮,號真人。
  道成之後,福應如斯。
  周易參同契卷下竟
  #1『服食』,《考異》本作『服煉』。
  #2『化洽無形』,《考異》本作「化跡隱淪』。
  #3-覆謬』,《考異》本作『覆冒』。
  #4『組匱諸身』,《考異》本作『祖檳終身』。
  #5『遂』,據《考異》本補。
  #6『此篇』,《考異》本作『斯文』。
  #7『枝條』,《考異》本作鬥其條』。
  #8『用意』,《考異》本作『以意』。
  #9『玄溝』,原作『玄遘』,據《考異》本改。
  #10『親覽視』,《考異》本作『覽阮之』。
  #11『同氣而奔走』,《考異》本作『害黑遂奔走』。
  #12『之』,《考異》本缺此字。
  #13『壓之』,《考異》本作『壓止』。
  #14『譴譴』,《考異》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