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不驚不懼,不早修鍊形神,制絕五穀,使年敗氣衰,形神枯悴,縱使志若松筠,亦復無成矣。一朝命絕,悔恨何及?
  勸子將心捨煩事,
  服氣人大要者,靜持心神,止捨煩務。使三蟲動而無效,神氣行而有徵,自得五神獲安,妙理濳達。
  超然自得煙霞志。
  能清能净,即自得志濳明,超然洞悟,煙霞之暢,在乎目前。
  煙霞净志章第四
  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煙霞净志通神奧,
  若得水穀氣除,自然諸脉通曉,五藏靈光生。縱捨自有深奧,故不可測也。靈光,神氣也。
  令子坐知生死道。
  若能制絕諸味,百日後無不成矣。自得眾靈濳伏。生死之路,備睹機械,天外陰司之道,常知矣。
  蒸筋暴骨達諸關,握固濳通開百竅。
  謹案《胎息志理經》云:凡服氣五十日後,假令未絕水穀氣,遇日色晴明時景,朗曜景正午時,當於室宇內净軟牀席,散髮於枕上,握固於兩脅之傍,然後叩齒七通,端心暝目,似覺微悶,即須用力握固,漸漸筋脉徐開,靈氣濳通於骨肉之間,津液汗澤於皮膚之上,但當數數運用,自得顏色光悅,氣力兼倍,髮如新沐,髭若青絲。如不解閉氣鍊形,使用元氣行通於毛髮之間,自然每度鬢髮跳躑。若不得此術,雖復休糧長生,有同瓦礫草木,無精光也。
  百竅關連章第五
  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百竅關連總有神,
  百竅通於百穴,百穴通於百脉。眼上二穴通於肝,肝脉通於心,故心悲則沮發於臉間。腭上雙穴通於鼻脉,鼻脉通於心脉,故心悲則鼻酸。鼻脉復通於腦脉,故腦熱則鼻乾。《洞神明藏經》云:百脉通流,百竅相望,百關相鎖,百節相連。故一穴閉則百病生,一脉塞則百經亂。故服氣無疾,諸脉常自通暢。道人不死,胃腹無物停留。鑒察吉凶,百神歸集於體,寒熱不近,元氣調伏於身。毒物不干,五藏靈神固護,狂獸不搏,土地常自衛持。隱現無難,骨肉合於玄化,即何慮不通於聖智也。
  由子驅除歸我身。
  百關九節,皆神宅也。藏府無邪氣所生,即萬神歸集。邪氣即穀氣是也。若正氣流行,所有瘡痕點靨客氣,自然消滅。
  恬然得達自明真,
  故得洞鑒昭然,足辨邪正之類。
  自明真道永長存。
  致形神於不死之門,昇子身於九天之上。
  長存之道章第六
  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長存之道因專志,
  若不專不志,則難通於聖理也。
  返荷三魂知不死。
  氣通之後,當即自荷形神,明不死之路也。
  何物為冤七七裏,
  服氣滓盡後,絕水穀,最切者在四十九日。漸漸當百脉洞達,返照如燭,俗心頓捨,五藏恬和。若不能堅持,前功并棄。
  堅然慎守鹹酸味。
  少食諸味,難遣穀氣。
  鹹美辛酸章第七
  此章十句,七十言。
  鹹美辛酸五藏病,津味入牙昏心境。
  但是五味入牙,皆通於兩眼之穴,散霑於百脉之內,使穀氣堅實,藏腹停留。若求速達,請卓然斷絕也。
  致令六腑神氣衰,百骸九竅不靈聖。
  為神氣不凝於丹田之中,靈光不照於藏府之內。
  子能慎守十旬終,諸脉洞然若明鏡。
  使功滿十旬,神氣自當凝實,靈光煥耀如燭,無不洞達。
  六腑明神不隱藏,與子言語說心境。
  五藏神自見也。
  滯子神功去路難,大都穀實偏為病。
  若穀氣不除,即不見幽玄至理也。
  穀實精華章第八
  此章六句,四十二言。
  穀實精華與靈隔,纏羅六腑昏諸脉。
  穀氣精華化為涎膜,纏羅五藏六腑、關節筋脉,故不可知。但是服氣人經五六十日後,見腸胃中滓盡,將謂更無別物,不知穀氣精華殊未出也。所以有思食慮散之意,反使情切心懸,不可堪忍,亦為尸鬼所禍也。自後但有物如膿如血,或若壞脂,或若雞鴨糞,此乃穀氣欲出,有此狀也。後更三二十日,又有異物如涎如膜,此則穀實精華之狀也。若先曾兼食服氣,或斷或絕,經歷歲餘,一旦頓絕,還校便成。若無此物,亦不怪也。但無穀氣,則諸脉洞達,反照如燭。《大洞經》云:初服氣,人亦覺腸中滓盡,又見所食湯水,旋於腸中出,謂腹內更無別物,不知穀氣未出也。穀氣若盡,想更有何所思?形神如歸,豁然安泰,情無慮思,寂寞瘦弱等患疾亦何懼?退敗不進之憂必審而思之,無得退也。若能頓絕湯水,得三十日已來,卻退不能堅持,即若穿井及墾,見水而不取也。一何痛也!
  元神不返欲何依?子心未達焉能測?
  穀氣未除於藏腑之間,神氣不守於丹田之內,故道者昧然無知神功在近也?
  可惜玄宮十二樓,那知返作三蟲宅。
  若不修鍊形神,身上宮室皆為三蟲之窟宅。
  三蟲宅居章第九
  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三蟲宅居三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