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已散之氣哉,如海潮‘。然日出則涸,月出則生,非是將已涸之水為潮。朱子謂:七日只取七義,八月有凶。天取八義,謂之來復。終不是已往之陽,重新將來,復生舊底。已自過了這裹,自然生出來。夫#23大德敦化而川流不息,豈假夫既消之氣以為方息之資也哉。亦見其絕於彼而生於此,而因以著其往來之象爾。
  蔡氏曰:陽消自建午之月而為#24剝,至建子之月而為復。卦經七爻,月經七月。.不言月而言日,猶《詩莖一。一之日二之日也。
  簾山郭氏言:乾之初九復于甲子,歲功之出起于冬至之夜半。七政之行,復于牽牛之初,以至曆律之紀。四時之序,無不及於此者,所以黃鍾為萬事本也。故陽一升而萬物生,陰一升而萬物死。其反其復,終於六位而時成。《易》以靜為本,天地以無心為心。靜以法坤,動以法震。雷在地中,靜之終而動之始也。復主動而非靜,娠主靜而非動。實齋李氏又謂:一陰生於午,而日行南陸。纔行到南至處便復,纔復便一陽生於子,而日行北陸是為冬至。然陽之初,復如絲髮之微,未足以有為。必歷七日,而後得少陽之數於一陽,十五分而得三分半,此則陽少壯而可以有為也。故曰:七日來後,天行也。貞下起元而生,生不可禦。惟草木零落而果實墜地,則勾萌甲坼而生意復回。豫之順以動,理先於氣也。復之動以順行,氣先於理也。劉氏曰:天行纏次十有二,陰行其六,陽行其六。當於陰六陽失位而至於七,則陽復本位。此周天十二次,環輪反復,其數如此,施之於年月日時並同。漢上曰:以乾坤二卦消息之象推之,一日自午時至夜半而復得子時,一年自五月至十一月而復得子月。以一紀言之,自午歲几七歲而復得子歲。天道運行,自然如此,合為一紀。分為歲月日時,莫不皆然。故六十卦當三百六十日,而兩卦相去,皆以七日。聖人所以存七日來復於復卦者,以明卦氣也。或問愚曰:邵子二至呼吸如何?曰:冬至後為呼,夏至後為吸。呼則萬物出,吸則萬物入。一歲一呼吸,天地大闔闢。子後夜半呼,午後哺前吸。呼吸合陰陽,在人為一個。人於一日一夜問,亦有一萬三千六百息。晝呼應萬事,夜吸萬籟寂。天地歸一身,呼吸由語默。復詬互往來,陽升陰始屈。是以一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其在大化流行中,亦不過一年之頃
  天原發微卷之十五竟
  #1原衍一與』字,據《四庫全書》本刪。
  #2『天』,原作『不』,據《四庫全書》本改。
  #3『財』,《四庫全書》本作『裁』。
  #4『卯』,原作『叩』,據《四庫全書》本改。
  #5『十』,原作『一』,據《四庫全書》本改。
  #6『幹』,原作『午』,據《四庫全書》本改。
  #7『不』,原作『生』,據《四庫全書》本改。
  #8『只』,原作『口』,據《四庫全書》本改。
  #9『史』,原作『吏』,據《四庫全書》本改。
  #10《四庫全書》本無『暈金……隊歷』句。
  #11『地震』,《四庫全書》本作『川竭』,又多-胎殯卯殮』四字。
  #12『娠』,原作『始』,據《四庫全書》本改。
  #13『寶』,《四庫全書》本作『襄』。
  #14『卷』,《四庫全書》本作『捲』。
  #15『因』,原作『固』,據《四庫全書》本改。
  #16『晝』,原作『登』,據《四庫全書》本改。
  #17此句《四庫全書》本作『亦是如此』。
  #18『十』,原作『小』,據《四庫全書》本改。
  #19『夫』,原作『夫』,據《四庫全書》本改。
  #20原脫『起』字,據《四庫全書》本補。
  #21『落』,原作『萌』,據《四庫全書》本改。
  #22此句《四庫全書》本作〔雖生物消爍亦盡』。
  #23『夫』,原作『天』,據《四庫全書》本改。
  #24『為』,《四庫全書》本作『漸』。
  天原發微卷之十六
  魯齋鮑雲龍景翔編著虛谷方回萬里校正
  數原
  數學自伏羲則《河圖》以畫卦始。後七百餘年,禹治水而得《洛書》。又一千一百餘年,得箕子作《洪乾》,而《洛書》九疇之數始明。孔子生於周靈王之二十一年庚戌,去箕子時已五百七十餘年。又年七十歲,始係《易》以發明《河圖》之數,於#1五十有五之中。孔子又千五百餘年,而《皇極經世》之書始出。其數所以不流於衍者,以其一本於伏羲先天卦圖而推演之也。其不言書數者,先天足以包之矣。然則數學之傳,伏羲得之而畫卦,孔子得之而為大衍,康節得之而為《皇極經世》,其源流益有自矣。若夫楊作《太玄》,衛衍元包,司馬公作《潛虛》,僅得《易》之一端而已,未臻其極也。然經世之數,世罕有精之者。以其數根於氣,萬變難推,不若理明於心,一定易守。所以孔子教人惟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理明則數在其中。然數不明,則理亦未易精。.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斯可也。
  朱子曰: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