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郭空無治。
  新內無刺,已刺無內。
  大怒無刺,已刺無怒。
  大勞無刺,已刺無勞。
  大醉無刺,已刺無醉。
  大飽無刺,己刺無飽。
  大饑無刺,已刺無饑。
  大渴無刺,已刺無渴。
  乘車來者,臥以休息如食頃,乃刺之。
  步行來者,坐以休息如行十里頃,乃刺之。
  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
  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
  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
  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動為吞。
  刺中腎,三日死,其動為嚏。刺中五臟死曰變動,出《素問□ 刺禁篇》 。又《診要經終篇》云: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又《四時刺逆從篇》云: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王冰注云:此三論皆岐伯之言,有不同者,傳之誤也。
  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吐嘔。
  刺中膈,為傷中,不過一歲必死。
  刺趺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流脈,不幸為盲。
  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
  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
  刺膝臏出液為跛。
  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瘖。
  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
  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2。
  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言。
  刺郄中大脈,令人仆,脫色。
  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
  刺氣衝中脈,血不出為腫鼠鼷。
  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
  刺脊間中髓為傴。
  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
  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
  刺腋下脅間內陷,令人咳。
  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
  刺小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小腹滿。
  刺手魚腹內陷為腫。
  刺腨腸內陷為腫。
  刺目眶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
  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
  神庭禁不可刺。
  上關刺不可深。
  缺盆刺不可深。
  顱息刺不可多出血。
  臍中禁不可刺。
  左角刺不可久留。
  雲門刺不可深。經云:雲門刺不可深,今則都忌不刺,學者宜詳悉之。
  五里禁不可刺。
  伏兔禁不可刺。按《甲乙》足陽明經:伏兔刺入五分,則不當禁。
  三陽絡禁不可刺。
  伏留刺無多見血。
  承筋禁不可刺。
  然谷刺無多見血。
  乳中禁不可刺。
  鳩尾禁不可刺。
  灸禁忌法
  頭維禁不可灸。
  承光禁不可灸。
  腦戶禁不可灸。
  風府禁不可灸。
  瘖門禁不可灸。
  陰市禁不可灸。
  下關耳中有干適低無灸。
  耳門耳中有膿及適低無灸。
  人迎禁不可灸。
  陽關禁不可灸。
  絲竹空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
  承位禁不可灸。
  脊中禁不可灸。
  乳中禁不可灸。
  瘈脈禁不可灸。
  石門女子禁不可灸。
  白環輸禁不可灸。
  氣衝灸之不幸,不得息。
  泉腋灸之不幸,生膿蝕。
  天府禁不可灸。
  經渠禁不可灸。
  伏兔禁不可灸。
  地五會禁不可灸。
  鳩尾禁不可灸。
  五臟六腑變化傍通訣第四
  凡五臟六腑,變化無窮,散則#3諸經,其事隱沒,難得具知。今纂集相附,以為傍通#4,令學者少留意推尋,造次可見矣。
  五臟:腎水一、心火二、肝木三、肺金四、脾土五。
  六腑:膀胱、小腸、膽、大腸、胃、三焦。
  五臟經:足少陰、手少陰、足厥陰、手太陰、足太陰。
  六腑經:足太陽、手太陽、足少陽、手陽明、足陽明、手少陽。
  五臟脈:沉濡、洪盛、弦長、浮短、緩大。
  五臟斤兩:一斤二兩又云一斤一兩、十二兩三毛七孔、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三斤三兩六葉兩耳、二斤三兩。
  六腑斤兩:九兩二銖、二斤十四兩、三兩三銖、二斤十二兩、二斤十四兩。
  六腑丈尺:縱廣七寸又云九寸、長二丈四尺廣二寸四分、三寸三分、一丈二尺廣六寸、大一尺五寸。
  六腑所受:九升二合又云九升九合、二斗四升、一合《難經》作三合、一斗二升、三斗五升。
  五臟官:後宮列女、帝王、上將軍又為郎官、大尚書又為上將軍、諫議大夫。
  六腑官:水曹掾、監倉吏、將軍、決曹吏、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