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至四十丸,日三。重病五日瘥,小病三日痠。
  無羊乳,牛乳、人乳亦得。若藥苦難服,即煮小麥粥飲服之,主虛熱。張文仲云黃連丸,一名羊乳丸。
  阿膠湯,治虛熱,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虛熱,當風取冷,患腳氣,喜發動,兼消渴腎脈細弱方:
  阿膠二挺 麻子一升 附子一枚 乾薑二兩 遠志四兩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膠令烊,分三服。說云:小便利多白,日夜數十行至一石,五日頻服良。
  灸法:
  論曰: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則於瘡上漏膿水不歇,遂致癰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誤傷,但作針許大瘡,所飲之水,皆於瘡中變成膿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
  消渴咽喉乾,灸胃管下輸三穴各百壯,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寸灸之。一云灸胸堂五十壯,又灸足太陽五+壯。
  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輸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消渴口乾煩悶,灸足厥陰百壯,又灸陽池五十壯。
  消渴咳逆,灸手厥陰隨年壯。
  消渴小便數,灸兩手小指頭,及足兩小趾頭,并灸項椎佳。又灸當脊梁中央解間一處,與腰目上兩處,凡三處。又灸背上脾輸下四寸,當俠脊梁灸,兩處。凡諸灸皆當隨年壯。又灸腎輸二處,又灸腰目,在腎輸下三寸,亦俠脊骨兩傍各一寸半,是左右以指按取。關元一處,又兩傍各二寸二處。又陰市二處,在膝上當伏兔上行三寸,臨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曰腎系者。《黃帝經》一雲伏兔下一寸。曲泉、陰谷、陰陵泉、復溜,此諸穴斷小便最佳,不損陽氣,亦云止遺溺也。太谿、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陽、行間、大敦、隱白、涌泉,凡此諸穴,各一百壯。腹背兩腳凡四十七處,其腎輸、腰目、關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壯,五日一報,各得一百五十壯佳。涌泉、一處,可灸十壯。大敦、隱白、行間,此處可灸三壯。餘者悉七壯,皆五日一報,滿三灸可止也。若發,灸諸陰不愈,宜灸諸陽。諸陽在腳表,并灸肺輸、募,按流注孔穴,壯數如灸陰家法。
  小便數而少且難,用力輒失精者,令其人舒兩手,合掌,併兩大指令齊,急逼之令兩爪甲相近,以一炷灸兩爪甲本肉際,肉際方後自然有角,令炷當角中小侵入爪上,此兩指共用一炷也。亦灸腳大指,與手同法,各三炷而已。
  經三日又灸之。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六十三竟
  #1消渴方:原缺,據本書文例補。
  #2下:原作『不』,據影宋刻本改。
  #3肝:原作『用』,據影宋刻本改。
  #4數鹹苦:影宋刻本作『 得鹹』 。
  #5十枚:影宋刻本作『五十枚』。
  #6日三:影宋刻本作『日二』。
  #7及:影宋刻本作『乃』 。
  #8右十六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9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0三寸:影宋刻本作『二寸』。
  #11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2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3半兩:影宋刻本作『三兩』。
  #14法: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5小:原作『取』,據影宋刻本改。
  #16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7三斤:影宋刻本作『二斤』。
  #18一斤:影宋刻本作『半斤』。
  #19狹神散:影宋刻本作『茯神煮散』。
  #20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下仿此。
  #21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六十四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淋閉方#1
  淋閉第二論 證 方 灸法
  論曰:熱結中焦則為堅,熱結#2下焦則為溺血,令人淋閉不通。此多是虛損人服大散,下焦客熱所為。亦有自然下焦熱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氣淋之為病,溺難澀,常有餘瀝;石淋之為病,莖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為病,尿似膏,自出;勞淋之為病,勞倦即發,痛引氣衝下;熱淋之為病,熱即發,甚則尿血,治之皆與氣淋同。
  凡人候鼻頭色黃,法小便難也。
  地膚子湯,治下焦結熱,小便赤黃不利,數起出少,莖痛,或血出,溫病後餘熱,及霍亂後當風取熱,過度飲酒房勞,及行步冒熱,以#3飲逐熱,熱結下焦,及散石熱動關格,小腹堅,胞脹如斗,諸有此淋,悉治之,立驗方:
  地膚子三兩 知母 黃苓 茯苓瞿麥 枳實一作松實 升麻 通草 葵子 海藻各二兩#4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大小便皆閉者,加大黃三兩;女人房勞,腎中有熱,小便難不利,小腹滿痛,脈沉細者,加豬腎一具。《崔氏》云:若加腎,可用水一斗半,先煮腎,取一斗汁,然後內藥煎之。《小品方》不用枳實。
  治百種淋,寒淋、熱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