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而入小霍山仙去。今昊會多奉事青為嚴家道,但不復知食藥物以求長生,惟存其祭祀爾。
  王谷神
  王谷神、皮玄耀者,西漢蜀青城山道士。幼而穎悟,不居榮寵,通《老》《莊》《文》《列》,妙於星緯。周遊名山,渡判渚,泛瀟湘,至南嶽,卜庵於金母殿。後修胎息還元,數年道成。束遊
  群玉,訪九仙。值武帝南巡,見之神氣不群,乃延之,卜隱於西峰。帝厚賜,兼封王為太微先生,皮為太素先生,以上卿禮待之。三年,控碧騾上昇。
  太山老父
  太山老父者,莫知其姓名。漢武帝束巡狩,見老父鋤於道問,頭白光,高數尺,怪而呼問之:老父狀如年五十許人,而面有童子之色,肌體光華,不與俗人同。帝問:有何道術邪?老父答曰:臣年八十五時,衰老垂死,頭白齒落。有道士教臣絕穀服木飲水,并作神枕,枕中有三十二物,其二十四物以象二十四氣,其八物以應八風。臣行之,轉老為少,黑髮更生,齒墮復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百八十矣。武帝受其方,賜之金帛。老父得入岱山中去,十年五年,時還鄉里。三百餘年,乃不復還也。
  巫炎
  巫炎者,字子都,北海人也。漢武帝出見子都於渭橋,其頭上鬱鬱有紫氣,高丈餘。帝召而問之:君年幾何,所得何術,而有異氣乎?子都答曰:臣年今已百三十八歲,亦無所得。將行,帝召束方朔相此君有何道衛,朔對曰:此君有陰衛。武帝屏左右而問之,子都對曰:臣昔年二十五時,苦腰脊疼痛,腳冷不能自溫,口中乾苦,舌燥涕出,百節四肢各各疼痛,又足痺不能久立。得此道以來已七十三年,有子三十六人,身體強健,無所疾患,氣力乃如壯時。帝曰:卿不仁,有道而不聞於朕,非忠臣也。子都頓首曰:臣誠知此道為真,然陰陽之事,公中之私,臣子之所難言也。又行之皆逆人情,能為之者少,故不敢以聞。帝曰:勿謝,戲君爾。遂受其法。子都年二百餘歲,服餌水銀,白日昇天,武帝後頓行其法,不能盡用之,然得壽最勝於他帝遠矣。
  李奉仙
  李奉仙者,束蜀人。自幼不語,年十八,常欲寒棲以避臭、茹,人問之,曰:知白守黑,道貴昏默。我師南嶽公云:吾周靈王太子吹笙者也,子三生奉道,而所試由功之不著也,今授子朱綱之法,將昇度南宮。吾師浮丘公授予,今付於子,子宜勤焉。若更遲此生;萬劫不度。吾將為南嶽司命侍帝晨,又補桐柏真人。言訖遂隱,漢宣帝詔不起。
  清平吉
  清平吉,沛國人。漢高皇帝時衛平也,至光武時,容色不老。後尸解去,百餘年復還鄉里,數日問又尸解而去。
  黃山君
  黃山君者,修彭祖之術,年數百歲猶有少容。亦治地仙,不取飛昇。彭祖既去,乃追論其言為《彭祖經》。得《彭祖經》者,便為木中之松柏也。
  呂恭
  呂恭字文敬,少好服食,將一奴一婢於太行山採藥,忽有三人在谷中,因問恭曰:子好長生乎,而乃勤苦艱險如是邪?恭曰:實好長生,而不遇良方,故採服此物,冀有微益也。一人曰:我姓呂字文起。一人曰:我姓孫字文陽。一人曰:我姓李字文上,皆太清太和府仙人也,時來採藥,當以授新學者。公既與同姓,又字吾半,是公命應長生也。若能隨我採藥,語公不死之方。恭即拜曰:有幸得遇神人,但恐間塞多罪,不足教授,若見來救,是更生之願也。即隨仙人去。二日乃授恭秘方一通,因遣恭還,曰:可歸省鄉里。恭即拜辭,仙人語恭曰:公來雖二日,今人問已二百年。恭歸到家,但見空野,無復子孫。乃見鄉里數世後人趙光輔,遂問:呂恭家何在?人轉怪之,曰:君自何來,乃問此久遠之人。吾聞先世傳,有呂恭將一奴一婢入山採藥,不復歸還,以為虎狼所傷爾。經今已二百餘年,君何問乎?呂恭後世孫呂習者,在城束北十里作道士,人多奉事之,推求易得爾。恭承光輔言,往到習家叩門而呼之,奴出問曰:公何來?恭曰:此是吾家也,我昔採藥,隨仙人去,至今二百餘年,今復歸矣。習舉家驚喜,徒胱而出,拜曰:仙人來歸。流涕不能自勝。居久之,乃以神方授習而去。時習已年八十,服之轉轉還少,至二百歲,乃入山去。其子孫世世服此藥,無復老死,皆得仙也。
  陳安世
  陳安世者,京兆人也。為灌叔平客。稟性慈仁,行見烏獸,下道避之,不欲驚動,不踐生蟲,未嘗殺物。年三十,而叔平好道思神,忽有二仙人託為書生,從叔平行遊以觀試之。叔平不覺其是仙人也,久而轉懈息。叔平在內方作美食,二仙人復來詣門,問安世曰:叔平在否?答曰:在。入白叔平,叔平即欲出,其妻止之曰:餓書生輩復欲求腹飽爾,勿與食。於是叔平使安世出言不在,二人曰:汝向言在,今言不在,何也?答曰:大家使我云爾。二人益嘉之以實對,乃相謂曰:叔平勤亦有年,今日值吾二人而反懈息,是其不遇我,幾成而敗之。乃問安世曰:汝好遊戲邪?答曰:不好。又曰:汝好道希仙邪?答曰:好道,然無綠知耳。二人曰:汝審好道,明日早會道北大樹下。安世早往期處,到日西而不見二人,乃起將去,曰:書生定欺我爾。二人已在其耳邊呼曰:安